本帖最後由 ukyoshiki 於 2022-7-23 21:51 編輯
隨筆~現代人的聲攝犬碼
身為男性,有人說男人只要臭在一起聊的無非三件事:好車、球賽、還有妹子,所以稱之為臭男人是也,或許臺灣的男性同胞還可以多聊一件事:當兵的經驗,除此之外可知還不少男性覬覦那聲攝犬碼,奇技淫物,而且是完全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本人剛好通通都有碰過...
講起養小動物蠶寶寶可能是臺灣幾乎每個小孩子都有過---為了交自然科學的作業用,不過蠶蛹化蝶後就要說拜拜了,再養下去家裡輻射不夠強也沒機會變成蝶龍魔斯拉,所以大部份人家裡陪伴最久的大概還是四腳爬爬的毛小孩比較多,在下小時是犬派的擁護者,年幼無知時纏過家人養過寵物犬,還取了一個現在想起來仍然為之汗顏的小名...,不過養寵物的確是訓練小孩的好方法,因為有養寵物的過程才會學習到一件事---寵物還是別人家養的比較好,平時看別人的寵物賣萌裝傻耍特技時都是無比羨慕,但是自己的寵物鏟屎散步搞拆家時就是無比痛苦,所以可以趁早讓小孩認清現實的殘酷:照顧一個小生命不是那麼容易滴,逗逗別人家的寵物玩就好,至少可以逗完拍拍屁股就走人,揮揮衣袖不要帶走一隻哥吉拉...。如果拗不過硬著頭皮要養的話就要認真照顧小生命到底,如果小屁孩煩了耍賴不照顧時就可以削他一句:「想當初把屎把尿辛苦把你拉拔大都沒有放棄過,沒想到你今天居然棄自己的毛小孩於不顧,早知道當時一頭把你撞在牆上就好...」,而現實的大人如我早從犬派轉為擁護貓系去了,鏟屎方便不用散步拆家拆的又少就是王道啊...
小學的遠足是接觸攝影的開始,當時第一次拿到拋棄式相機,喀哧一下再手動一轉就是一張照片,喀哧喀哧沒多久一台就拍完了,當時班上有在拍照片的小朋友不多,自己在拍照時多少帶了一點虛榮感;家人看我對拍照有興趣送了一台真正的底片相機給我,拍照時快門啪的一閃然後馬達嘰的一聲自動轉底片就是一張照片,就這樣一路東拍西拍拍過國中拍過高中拍過聯誼拍到大學拍過社團,直到鏡頭出問題無法再縮放才終於退休下來當寶貝收藏好,然後換成數位相機又是走南闖北東拍西拍,數位相機隨拍隨看張數又多,只是在下實在沒藝術感千張之中才一張的構圖個人看起來比較滿意的,不過當時那些不具美感的照片是在下一步步走來足跡的見證,歡笑與淚水隱藏於其中,直到數位相機在背包裡連同裝它的波特包被偷走,再換一臺家裡人的二手機後感覺已經淡了,就算是後來用上拍照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方便的智慧型手機後也拍的也不是很多,回過頭看甚至發現備份的照片時間軸中有一年幾乎是空白的,再三確認不是備份失誤後才驚覺那一年其實自己真的沒拿手機拍幾張照片,或許是那種改成透過螢幕而不是觀景窗的方式讓拍照的感覺淡下來了,或許是那動輒數百上千讓你隨意拍的容量而不是一捲底片小心一張一張構思後才按下快門的珍惜讓拍照的感覺淡下來了。雖然偶有一次機會隨人參加同人活動時幫忙拿過單眼拍照,那種所見即所得為我拍的感覺跟只能看螢幕取景的感覺實在好上太多了,不過沒藝術感的我決定還是不要拿著單眼暴殄天物,轉而投向另一個嗜好去了。
還記得小時候在家裡剛跟著家人開始看電視的時候,在螢光幕中有一位女歌手唱著不知道是什麼的歌,一字一句都聽不懂但還是跟著聽下去,雖然人和歌都不懂但是旋律和幾句聽不懂的歌詞卻一直縈迴在腦中,直到多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去上了英文補習班才意識到小時所聽可能是英文歌,再直到多年後才認出當時的女歌手叫曾慶瑜,似乎腦袋瓜子對這種聽不懂內容的聲音接受力總是特別強,在那個七年級臺灣開始流行起西洋歌的年代,似乎從小已經被洗腦而不自覺,或許有人知道本人非常著迷於80年代的西洋老歌,而且為了聽歌本想購入一套較好的音響,無奈房間隔音不夠好,而專業的音響不能開稍微大聲一點的話是體現不了其中細膩之處,直到現在也只能是在桌上並聯了兩組電腦喇叭來假裝是四聲道的音響,而且音量開大一點樓下就有意見了;為此退而求其次改為聽耳機,猶記得為了評估購入第二組入耳式耳機而在試聽時老闆拿了堪稱當時旗艦級的SENNHEISER IE800 S過來,他說反正在下已經考慮的差不多都決定好了,再聽一下德國大廠的旗艦產品作一下對比也好,當時不疑有它就聽下去了,十幾分鐘後拿下來跟老闆道了聲謝,臉上裝著淡定心中卻在哭泣著走了出去---差好多啊!回去後左思右想幾番掙扎,最後還是不爭氣的捧著高出兩倍不止的預算去把錢錢換成自己喜歡的聲音,直到現在去店裡試聽時老闆總會拿同級裡SENNHEISER的旗艦產品給在下試聽,老闆真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商人啊。正所謂音域一入深似海,此坑綿綿無絕期,現在想從入耳式換成耳罩式來聽,首先單純的手機或是筆電已經推不動耳罩式,要接一臺DAC做轉碼及前端放大,往下再串接一臺純擴放大才能推動耳罩式,別忘了原廠另售能過濾電源雜訊的變壓器能提供最純淨的聲音,對了還有訂製的傳輸線讓音源不受外來的電波干擾,如果覺得接上筆電或是手機聽音樂不夠優雅方便的話可以添購一台串流機,只要購入NAS把硬碟裝上後串流機從網路音樂到硬碟的私人珍藏就都可以播放了,取代手機用的串流機比之手機還便宜了一點點,或是串流機想用平板來取代也是可以...搞清楚上面一堆器材後幾經思量先下手了一臺DAC和電源配上現有的入耳式來聽,把手上的旗艦級先推到極致再一步步升級下去吧,至於以上器材最後一項本來也是本人已經一腳踏進去的坑,就準備上了吧。
現在的人幾乎都一人一手機或平板,這種隨時可以接收到資訊的情況在那個只有56k撥接上網的時代實在難以想像。家中的第一臺電腦是在撥接上網出現前買的,那時候是直接買店面整套含鍵盤滑鼠螢幕的電腦,還常常畫面出問題找店裡把除了主機板以外的東西都換了一遍,最後連螢幕都換過才修好,當時對電腦的認知大概只有一個:可以玩遊戲,從WIN98的接龍和彈珠臺到經典的仙劍奇俠傳,還可以無限採果子賣錢直到你滿意為止,打遊戲是小屁孩開電腦的原動力,直到裝上了56k數據機,黑盒子冒出嘟嘟聲後桌面上那個很少打開的IE圖示終於有了作用,點開之後可以東看看西逛逛,但真正影響最深的是外星人的出現---那個有著外星頭的程式打開,把小時候聽過但是囫圇吞棗只記住幾句歌詞的的曲名打上去,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的下載後熟悉的聲音回來了,那時候簡直比看到大師兄回來還感動,在彼時唯利是圖的Google還沒有出現,奇摩搜尋也查不到想要的資訊,只有P2P的Napster能幫忙找回記憶中懷念的聲音,在那個上網是論byte秤Kb算費用的年代剛用Napster當下那個月的電話費就爆了,結結實實的挨了一頓痛罵,但也因此體會到了電腦的用途不只是玩遊戲而已,所以後面進大學找到宿舍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電腦搬過來,第二件事就是找同學一起去申辦吃到飽的網路,在那段時間桌前的樂聲是經常不斷的,電腦一直用著用著,從一開始軟硬不分以為電腦除了Windows電腦外還有一家是美國表弟在用的叫蘋果電腦,到自己跑遍電腦街攢著省下來的生活費去殺價買硬體回來組裝完主機再裝軟體,然後認識了熟人可以從筆電改裝到安裝系統通通幫你搞定,這中間還出現了一個穿黑色毛衣戴眼鏡的外國佬從手裡拿出神奇小道具,一根手指左右滑一下,再兩根手指往外一擴再往內一縮,這兩記經典招式讓果迷徹底瘋狂外也改變了全球數碼產品的生態,至此已經沒人可以躲過這場改變,連自己算了一下至今換過的智慧型手機數量已經超過了換電腦的數量了,24小時接受資訊以及零時差的各種訊息交流讓智慧型手機成為現代人的必備,但是看著現在那些刷抖音看廢片的資訊速食小孩也不禁讓人嘆氣,曾幾何時愛吃麥當勞速食是小孩最大的幸福也是大人最大的擔心,到了現在卻換成了吸食著資訊速食才是小孩最大的幸福和大人最大的擔心,邊看手機邊吃飯連放進嘴裡的是山珍海味還是回收餿水都分不出來,如果學校要遠端教學的話電腦搬過來滑鼠放前面還嫌用起來麻煩,手指可以在觸控螢幕上飛快的點著注音及九宮格就是碰不得鍵盤一下,每每看到這種情況就忍不住想罵:臭小子!只有鍵盤敲出來的字才是字!你手上拿著那玩意兒還不是用鍵盤和滑鼠設計出來的,真正厲害的人是用電腦設計出手機,難道你有本事用手機設計出電腦嗎!......心中OS完,回頭在手機上繼續找要搭配DAC的平板去...
本來今天敲文到最後想寫點歡樂的事,不過敲著敲著想到一些事敲偏了回不去,不讓負面的想法累積還是打住吧,附上廣州蠟像館的照片,剛走進這房間時會嚇一跳:來參觀的人居然肆無忌憚就直接躺下來玩手機了,但是轉個方向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是做的唯妙唯肖的玩手機蠟人,跟對面那個清朝吸鴉片的蠟人一對比隱喻現代的資訊發達對人何嘗不也是一種精神鴉片,各位看倌晚安,在下也要回去吸我的精神鴉片了。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