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本報特約--宏觀縱覽/培育大陸製造新優勢

[複製連結] 查看: 10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游幃翔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5-21 19:1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央日報 – 2013年5月21日 上午11:45
近一個時期,有關“中國大陸製造喪失競爭力”的說法引發爭議。與10年前相比,大陸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明顯弱化,部分製造業正在向東南亞轉移,加上發達國家再工業化進程加速,“中國大陸製造”的確面臨新的挑戰。那麼,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會被取代嗎?我們能否抓住新的戰略機遇,培育新的國際競爭優勢?
 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弱化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總體形勢看,雖然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沒有變,大陸處於有利於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沒有變,但是與10年前相比,大陸參與經濟全球化、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某些有利條件,正在明顯弱化。勞動力無限供給的“人口紅利”,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正在發生趨勢性轉變;其他資源性產品的國際價格也明顯升高;與周邊一些國家相比,大陸勞動力成本低的傳統比較優勢正在逐步消退。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的資料,中國大陸的勞動力成本10多年來大幅增長近4倍,單位小時勞動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11年的2.9美元,已相當於泰國的1.5倍、菲律賓的2.5倍、印尼的3.5倍。從土地價格看,2011年末,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水準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
 在這種背景下,當前世界製造業流向出現了兩種新動向:一種是,在美國高調鼓吹“再工業化”、“重振製造業”等政策目標的口號下,一些製造業向美國本土回流;另一種是,世界製造業的某些行業向一些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經濟體轉移。例如,2000年全球40%的耐克鞋產自中國大陸,產自越南的不足一成半,但2010年以後越南已取代中國大陸成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產國。
 在中國大陸工資成本和生產成本繼續上升態勢下,東盟各國製造業的競爭力繼續增強,國際資本也更多流向東南亞地區。此外,根據《世界投資報告2012年》,2011年流入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為11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而同期中國大陸的增長率只有8%。
“世界工廠”地位不會被取代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大陸“世界工廠”地位短期內會被其他國家取代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雖然美國確實希望世界製造業的某些部分轉移回國內,而且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現象也存在,但這主要發生在高端產業中的高端技術環節。由於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的激勵不斷下降,美國整體人力資本水準呈下降態勢,這使得美國產業結構和勞動力市場呈現高低兩端擴張、中間層次萎縮的特點。因為中等技能勞動力的短板,美國大規模接受製造業多數生產環節回流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另一方面,相較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大陸的絕對優勢仍是勞動力龐大規模和占絕對優勢比重。比如,與被認為具有經濟增長潛力並且與人口紅利相關的“新鑽11國”(韓國、印尼、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賓、孟加拉、尼日利亞、伊朗、越南、土耳其、埃及)加上印度共12國相比,2010年,在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中,中國大陸占到了38%的絕對多數比重。即使到2020年,中國大陸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仍然高於許多其他國家。這就決定了這些國家替代中國大陸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可能性並不大。
 更為重要的是,未來,中國大陸要保持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實際上就意味著能否在更高的產業價值鏈上獲得競爭力。這種新的國際競爭力不僅取決於勞動力數量或工資成本,更取決於勞動力品質或人力資本。而近年來,中國大陸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正在成為經濟競爭的新優勢。1982年我國勞動者人均受教育年限為4.6年,到2009年已達到9.5年,預計到2020年可達11.2年。這一點,中國大陸相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進一步看,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區域協調性不斷加強,中西部地區勞動力成本在一個時期內將保持相對低於東部地區的水準,尚有勞動力供給潛力可以挖掘,傳統的中國大陸勞動要素稟賦的優勢,還將在中國大陸中西部延續一個時期。因此,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一定份額會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大陸作為這類產品製造者的“世界工廠”地位不可能被替代。
 打造新的國際競爭力
 雖然大陸“世界工廠”地位短期內不可能被取代,但這是有條件的,包括人口總量、結構特徵和教育發展的外部條件,需要在企業和市場的許多內在因素作用下,才能轉化為勞動力和人力資本的新優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應積極培育新的國際競爭優勢,賦予“世界工廠”新的內涵。
 一方面,要創造有利於人力資本積累的政策環境。在教育和培訓的供給方面,政府應該增加公共投入,降低家庭和個人的教育支出比重。同時,通過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提高人力資本回報率,引導家庭和個人對人力資本投資。此外,還要創造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政策環境。正如單位勞動力成本的計算方式所顯示的那樣,在由工資表示的勞動力成本不可避免提高的情況下,勞動生產率提高越快,單位勞動力成本提高越慢,勞動力優勢得以保持。然而,提高勞動力生產率不能僅僅依靠提高資本勞動比,更根本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另一方面,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應鼓勵企業因地制宜、因廠制宜開展各種創新。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培育產品品牌,提高出口產品的品牌競爭力。
除此之外,培育和形成大陸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新優勢還有以下6個不可忽視的途徑和措施:
 一是採取精緻化生產,通過管理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和檔次。
 二是培育新的商業模式。通過專業分工,少數有競爭力的企業將不具有優勢的生產環節外包,集中資源發展優勢的生產和經營環節,並以生產性服務為龍頭,跨地區、跨行業,把大量中小企業連接為完整的供應鏈,形成整體對外競爭的新優勢。
 三是發展電子商務,利用電子資訊化手段尋找新客戶,形成網上交易市場,降低交易成本。
 四是打造新型的國際商務平臺。在原有國內市場基礎上,引進國際商務的技術手段、運營模式和廣告宣傳,形成更多的義烏國際商品交易模式。
 五是企業走出去建立國際行銷管道。通過兼併國外企業進入當地市場,在國外複製商品市場、尋找代理商、建立各種形式的分銷管道。
 六是在產業轉移中形成沿海與內地互連互補的專業分工關係,以空間延續廉價勞動要素的優勢。中西部地區將會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但不應該重複沿海地區早期工業化的模式。
 為此,良好的政策環境是關鍵,對政府來說,創造一個允許企業進入和退出,並借此機制擴大有效率企業的規模,提高其比重,淘汰無效率企業,比直接代替企業進行產業或技術選擇,要有效得多。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裴長洪)
【中央網路報】
來源 yahoo新聞
====================================================
缺積分?? 缺碎鑽?? 缺鑽石?? 缺權限?? ...還是什麼都缺嗎?
可以參考以下兩篇 :
1. 共襄盛挙:結縁*随縁*感恩*惜福 APK.TW送給您\*伴手禮*/
2. 新會員必讀 ~升級密技~ 鑽石-任務-積分-權限-簽到-搜尋-發文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韓流瘋"及" 爆爆遊樂園",
韓流瘋 爆爆遊樂園 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
【其它小分享 福利帖】
(第116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15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14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13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12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
                                                                                   2013/05/21 By 游幃翔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