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butyou 於 2024-8-16 11:19 編輯
【書 名】香港日記The Hong Kong Diaries
【作 者】(英) 彭定康(英文版:Chris Patten)
【圖 片】
|
【介 紹】
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勝利,英國獲得在九龍半島南端更多清廷割讓的土地,與之隔海相望的維多利亞島(香港島),未來將成為這片英國新領土的心臟地區。
不過,香港命運中最終的地理範圍,此時仍未底定。
世紀末,英國與眾帝國列強,如日本、德國、俄羅斯、葡萄牙和法國,聯手從日益頹敗的大清手中奪取了中國大片珍貴的土地。
英國獲得了維多利亞港和各島嶼以北的腹地,不過不是以割讓方式取得,而是改為長期租借。
這片新的土地位在九龍以北所謂的「新界」,租借期限為九十九年。租約於一八九八年簽訂時,誰會想像得到租約到期的那一天?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曆一張張翻開、一頁頁變黃,香港這個殖民地有限的生命,在逐漸擴大的陰影中度過,永無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機會——
注定要在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回歸祖國懷抱!
……
……
香港的發展,尤其在二戰之後,見證了受教育的中產階級華人的成長、華人企業家往往能成功挑戰那些對華貿易傳統悠久的英國公司、以及不斷增加且對自身公民身分觀念越來越明確的健康公民。
如果沒有九七大限的倒數時鐘,這一切都只會指到一個方向。
與幾乎所有其他的英國殖民地一樣,隨著帝國欲望和能力的消退……
原書英文版在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出版,作者反思過去到現在與北京當局打交道的種種經歷。書末短文〈香港的毀壞〉描述香港自1997年以來的情勢發展,對近年香港所遭受的挫敗做了一番權威性的評估。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推薦
「彭定康五年的日記,詳述了他每天迎戰北京當局的搏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除了漢學家之外,所有的歷史學家也必將對彭定康的日記深感興趣。其實這些故事記錄了大英帝國的餘暉……有時日記讀起來像小說……彭定康健談、隨性的文風讀來格外輕鬆。」
──英商馬世民(Simon Murray),《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因為香港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這本日記充滿怒氣,也令人著迷,粗魯得毫無保留,但不失當。」
──英國媒體人韋安仕(Stephen Vines),《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彭定康在香港五年動盪不安的總督任期內(1992-1997)所撰寫的日記出版了。本書記錄他與共產黨員、商業大亨、英國內閣中對他抱持懷疑態度的官員,以及中國各地方高官的鬥爭。可以想像的是,他的日記有溫文爾雅,也有充滿冷嘲熱諷的一面,但讀起來總是字字珠璣……他的計畫包括增加香港有投票資格的人數,並讓地方政府民主化。結果香港的權貴大感震驚,外交官員不寒而慄,而厭惡民主的中共領導人在北京只進行了一輪會談後,便決定排斥並詆毀彭定康總督……然而,彭定康的嘗試勇敢、正直,而他的努力及作為將永載史冊。」
──邁克·謝里丹(Michael Sheridan),《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相 關】
推薦序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香港「回歸」典禮之夜,我人在尖沙嘴的酒店裡。在電視上看到、聽到英方彭定康港督和查爾斯王子(現在的英王)的致詞,再比較隨後江澤民的致詞,當時就感受到中英雙方文明的巨大差距,讓我對香港的前途感到憂慮。
查爾斯王子說:「我們治理香港的責任(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即將結束。」
他強調「責任」,意指主權在民,政府只是公僕。
江澤民隨後則說:「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和正義事業的勝利。」
言中強調的是民族主義,把收復香港當成「勝利」,看不到人權和責任的概念,看到的只是征服者的權力傲慢和洋洋自得。
彭定康的發言很簡短。他說:
「現在,香港人將會治理香港。這是一份承諾,也是一個不容動搖的命運。」
(Now, Hong Kong people are to run Hong Kong. That is the promise, and that is the unshakeable destiny.)
——曹興誠
|
| 【免責聲明】:
★本圖像文件皆從網上搜集轉載,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所有資訊為測試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如果滿意請購買正版,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
★請於下載完後24小時以內將檔案刪除,請勿作商業上之用途!
★所有內容只做為測試用途,絕對不得做為商業用途,若移做它用,一切責任與本人無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