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網路上可以看到無窮無盡的預防阿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癡呆、老人失智)的偏方和撇步,哪些是真的有研究根據?而在醫學界已經完成了數百個各式各樣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研究中,真的有任何方法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嗎?
網路上流傳最廣的傳言是椰子油治療阿茲海默症,結論是:椰子油治療阿茲海默症,目前是未獲科學證實的。其他例如「舌頭操防腦衰?」、「側睡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維他命B預防阿茲海默症?」、「巧克力能防阿茲海默症?」 等, 我都已經詳細破解。以下收錄簡單澄清:
破解4大網路偏方 可可幫助記憶力變好 1.舌頭操防腦衰?
這篇很簡單,就是一個可疑的大陸作者郭村榮,假借腦神經專家高田明和教授之名,編織出的「防衰老舌頭操」故事,完全沒有可信度。
2.側睡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這是紐約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和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觀測老鼠大腦睡覺時採用側睡姿勢,可以較有效清除腦廢物。但報告中並沒有提到側睡有益於阿茲海默或是帕金森氏症,甚至也沒有人體實驗。
這是大學為了爭取名聲,把一篇純學術研究報告,和大家關心的疾病掛上鉤而發出的新聞稿。很多大學甚至名校,都是用這種方法獲得捐款或研究經費的目的。經過網路渲染,就可以把一個老鼠清除腦廢物的實驗,變成側睡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驚人發現。
3.維他命B預防阿茲海默症?
2014年12月發表在《神經學》醫學期刊的一篇大型的臨床研究:該研究由多個研究機構參與,同時是雙盲隨機,又有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所以可信度極高。它調查了2,919名65歲以上同半胱胺酸過高的人,也就是所謂的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讓他們每天吃含有400微克葉酸,和500微克B12的片劑或安慰劑,共吃了2年。研究人員總結,吃葉酸和維生素B12,對同半胱胺酸過高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沒有影響。
(可可及其類黃酮對認知功能是被正面看待。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4.巧克力能防阿茲海默症?
這篇網路傳言有2個重點,一是「一天食用25克可可,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其中有關「愛知學院大學與明治共同進行的可可多酚與BDNF研究」,我查到的資料是確實有這樣的研究,但沒有在醫學期刊發表,可能是還沒通過審評,而且此研究由明治巧克力食品贊助,可信度也需要打折。
另外一個重點是「連續飲用可可3個月,平均大腦年輕20歲」,這個描述聽起來很誇大,但它卻是千真萬確,有科學根據的。
該研究2014年12月發表於重量級醫學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Nature Neuroscience)。目前這個研究團隊正在招募50到75歲的自願者,要做進一步的調查。有興趣參加測試的讀者可到他們的網站查詢。(推薦閱讀:吃黑巧克力抗氧化、心情好!4種人不適合)
(面臨失眠困擾而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安眠藥有導致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先來看以下這則報導:2017年11月,《美國老人醫學協會期刊》刊載了一篇的研究報告,標題是〈老年人使用唑吡坦與阿茲海默病風險的關係〉。這篇研究報告出自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團隊,他們分析近7千位65歲以上的台灣居民使用唑吡坦類安眠藥與阿茲海默病風險的關係,結論是:有顯著的關係。事實上,早在2012年9月就有一篇報告說,服用苯二氮卓類安眠藥,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服用安眠藥是否會增加阿茲海默病的風險,仍具爭議。但是,無可爭議的是,安眠藥絕非是治療或應付失眠的首選。安眠藥除了有很多副作用之外,也不能讓人真的進入熟睡的狀態。服用安眠藥的人在睡醒後,反而會有頭暈,沒睡飽的感覺。說得難聽點,安眠藥並沒有讓你安眠,只是把你迷昏了。(推薦閱讀:4招不再被安眠藥綁架)
(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是解決失眠根本之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正規的醫療機構,都建議要以生活形態改變來作為應付失眠的首選。因為藥無好藥,能不吃就不吃。我的建議是盡量用生活形態的調整來應付失眠及三高等慢性病。而所謂生活形態改變,可以參考以下作法:
- 去除造成失眠的因素,如掛心子女或事業等等。也就是說,要看得開,放得下,把健康擺第一。
- 每天固定的時間三餐及睡覺。
- 每天早晨曬太陽(調整生理時鐘)。
- 每天做足夠及適量的運動,但不得遲於睡前4小時。(推薦閱讀:預防失智,這樣運動才有效!)
- 避免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
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極端複雜,單一運動、藥物、補充劑和認知功能訓練,目前都無法證實可以有效預防阿茲海默。唯一證實有用的是: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及腦力訓練,所以結論還是那句話:常運動,多交友,節制均衡的飲食。
本文節錄自《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由一心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高儷綾
轉載自康健雜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