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4月7日消息, Google 週四致信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對其最新隱私權政策以及該公司為幫助用戶瞭解這項政策而採取的措施作出了辯護,該機構目前正就此事展開調查。
在今天致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CNIL)的信中, Google 對該委員會在三個星期以前提出的半數問題作出了回應,當時這家委員會向 Google 發出了一封長達18頁的信件,此外還附上了一份冗長的附件。 Google 將在4月15日以前對其他問題作出回複。
作為歐盟27個成員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對 Google 展開調查的領導機構,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將對該公司作出的回應進行分析。該委員會曾在此前表示,對 Google 最新隱私權政策是否符合歐盟法律的問題“深表懷疑”,並在3月份要求 Google 對一系列問題作出說明,其中包括該公司將利用其收集的用戶數據來做些什麼、將把這些數據保存多久、是否會將其與用戶的真實身份聯繫起來、以及最新政策的司法合理性等。
面臨制裁
荷蘭數據保護機構負責人約克伯‧考恩斯塔姆(Jacob Kohnstamm)在接受採訪時稱,這項調查活動可能會導致 Google 面臨一系列制裁。他表示,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既可對 Google 發出行政警告,給其一個星期到幾個月時間來改正自己的行為;也可直接對其處以罰款。
Google 全球隱私權顧問皮特‧弗萊斯徹(Peter Fleischer)在今天的信中表示, Google 以向用戶提供全面的政策信息為己任,樂於同歐盟監管機構進行會談,來對自己的政策作出闡釋。他表示:“我們相信, Google 隱私權政策從整體上來說完全符合歐盟數據保護法的要求。”
Google 在今年1月表示,該公司將簡化自身的隱私權政策,將60條指導原則集為一體,適用於YouTube、Gmail和社交網絡Google+等旗下所有服務。 Google 還將在旗下各項服務之間共享該公司收集的個人用戶數據,目的是更好地定製搜索結果和改善自身服務。用戶不能選擇不接受這項已在3月初生效的新政策,除非選擇不再使用 Google 的服務。
遺忘權
對於 Google 里說,有關數據隱私權的爭論是在一個微妙的時刻出現的,這家公司的業務模式是免費提供搜索、電子郵件及其他服務,同時通過出售用戶針對性廣告的方式來獲取收入。 Google 此前已在接受歐盟委員會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該公司如何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序,以及是否在支援自身產品的同時打壓競爭對手服務等問題。歐盟競爭委員傑奎因‧阿爾穆尼亞(Joaquin Almunia)上個月稱,他將在4月8日的複活節過後決定是對 Google 發起正式指控,還是放棄這項始於2010年的調查。
與此同時,歐盟還在制定一項新的法律,為網絡數據保護制定更加嚴格的規則,其中包括一項所謂“遺忘權”的規定,允許用戶在某些情況下要求他們在網站上提交或發佈的數據被刪除。
69個問題
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提出的問題包括, Google 是否會對使用智能手機地圖服務或搜索服務的用戶進行追蹤,以及是否會對用戶照片使用臉部識別技術等。 Google 在今天作出的回應中稱,該公司不會在用戶使用 Google 地圖(Google Maps)和Google+時收集和處理其位置數據,“根據新的隱私權政策,我們不會收集任何新信息或額外信息,也不會改變我們為位置信息提供的強大保護”。
在臉部識別功能的問題上, Google 稱這項功能是可選的,Google+用戶完全可以很輕鬆地關閉這種功能。
此外,在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提出的69個問題中,有21個與 Google 在旗下各項服務之間共享該公司收集的個人用戶數據的計劃有關,但 Google 尚未對此作出回複。(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