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然食材入膳 進補也能不上火

[複製連結] 查看: 23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9 17:0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台北訊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9日 上午5:50中國時報【台北訊】

(中時健康╱趙欣報導)天氣一冷,只要是能夠邊吃邊加熱,冒著白煙的料理,一如火鍋、麻辣鍋等店家無不高朋滿座,特別像是藥燉排骨、薑母鴨等食補類的餐館,生意更是特別興隆。而許多父母因為愛子心切,也幫孩子準備了一鍋又一鍋的進補食品,結果不少孩子補過了頭,導致性早熟的現象,影響發育,得不償失。

對於害怕幫孩子補過頭,但卻又非補不可的家長,聶美華醫師說,其實只要調配得宜,一般市場裡常見的食材一樣可以達到「補」的效果。建議平常在準備晚餐時,可考慮「金針豆腐煲」這道料理,其作法相當簡單,只要將大量的金針放置在豆腐上,加些許鹽巴蒸熟即可食用。金針與豆腐的含鈣量高,清蒸的方式不油不膩,體內不易燥熱,也有助睡眠。

另外還有一道「沙參玉竹魚片湯」,作法是先將魚片用少許油煎熟,再加入薑片去腥,最後放入沙參、玉竹與水煮湯,嗜肉的民眾可加入豬瘦肉一同熬煮。這道料理具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作用,對於冬天孩子時常口乾舌燥、乾咳、食慾不振等狀況有幫助。

對於冬天常見的風寒感冒,聶美華醫師則說,寒風刺激呼吸道造成過敏咳嗽、口角發炎,皮膚也會乾燥、搔癢、龜裂,嚴重者四肢末稍因為血液循環差,出現凍瘡的狀況,起水泡或潰瘍,讓人十分困擾。中醫常用桂枝四錢、白芍、炙甘草、生薑、紅棗等藥方,以兩碗半的水煮成一碗,趁熱喝下讓身體流點汗,就能緩解感冒症狀。

至於鼻塞、流鼻水、喉嚨乾痛、咳嗽、發燒等症狀則屬風熱感冒,需要退火,建議家長可用白蘿蔔半斤,切片後加入適當的水,以小火煮到湯汁比較濃稠後,再加一點糖、蜂蜜或麥芽趁熱喝,每天喝200到400毫升即可。此道料理利用微甜的口味增加孩子的接受度,涼性的蘿蔔則有退熱的效果。

至於天氣乾燥容易流鼻血的現象,聶美華醫師則表示,中醫稱鼻血為衂血,金匱要略當中有提到「熱傷陽絡則衂血,熱傷陰絡則便血」,陽絡在中醫裡頭是指太陽筋絡與陽明筋絡,人體血液從筋脈路線而上,如果不通暢就會被迫出血,流鼻血屬於熱傷陽絡,一般多用白茅根、杏仁、連翹、炙甘草、野菊花,煮好之後放冷服用,可減少突然流鼻血的問題,或找中醫師診治。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2 幫助 +4 收起 理由
s207106 + 2 + 3 讚一個!
kaejunhsu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