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cwlin0416 於 2023-11-8 09:57 編輯
早上習慣看一下農曆,發現今天是 「立冬」,每年節氣和相應時節在農曆都會標示得很清楚,今年立冬在2023/11/8。習俗與禁忌的資料附於下方,擷取自健康2.0網站供大家參考。
華人習慣冬令進補, 我也不例外, 昨天早晚偏涼,已經去買了老薑、麻油、雞肉、米酒準備來炒麻油雞!!! 提醒各位同好:不管是麻油雞、薑母鴨等進補食品,大都是半水半酒(我家是全酒),吃後為了您的安全與荷包千萬不要開車!!!年底酒測多~
立冬節氣有哪些習俗及禁忌?
立冬習俗
立冬為入冬之後的第一個節氣,代表冬季的正式開始,古人認為立冬寒氣重身體容易不適,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民間習俗「補冬」,也就是「進補」。台灣有「立冬之後打大醮」的特殊習俗,目是叩謝諸神庇祐,也祭拜祖先及無主孤魂。
立冬禁忌
俗諺「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立冬天氣寒冷,過早外出可能會暴露在寒冷的天氣中,容易引起感冒、咳嗽及其他健康問題,要注意保暖。立冬也是極寒之日、陰氣旺盛,不適合喝過量熱水及洗太久的熱水澡,容易導致陽氣流失,而身體不適。
立冬要吃什麼?
立冬為秋冬交替的節日,交替就成為「餃替」,古人流行在立冬吃餃子,用吃餃子代表節氣交替。
另外,也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甘蔗能潤喉、滋補,立冬吃甘蔗,可以保護牙齒,吃甘蔗也有倒吃甘蔗的寓意,象徵漸入佳境。古人立冬會吃生蔥,使體內陰氣隨著汗液排出,通暢全身氣血循環。
立冬節氣進補食材有哪些?
古人認為立冬寒氣重,身體容易不適,需要養精蓄銳、補充元氣,會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來抵禦冬天的嚴寒,現代人則會吃上一碗羊肉爐、薑母鴨或麻油雞,來暖和身體。
以上立冬資料擷取自健康2.0網站,全文請至 立冬習俗知多少
分享「姆士流」麻油雞湯做法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