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 – 2013年10月24日 上午8:42
〔自由時報記者張傳佳/台北報導〕曾以「寧裸不核」一脫成名的藝人李宓,不滿動物園過度消費圓仔,昨偕關懷生命協會與北市議員吳思瑤,著半裸大貓熊裝於北市府前表達抗議。李宓說:「動物園的其他動物,受到的關注與照顧明顯不如貓熊!」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趙明杰回應,動物園對動物一視同仁,台灣赤蛙、梅花鹿的復育計畫都是成功案例。
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說,圓仔誕生後淪為市府宣傳工具,動物園七月以來發布一百零五則圓仔影音,其中「市長探視大貓熊寶寶—乳名圓仔」、「議員考察四川成都—圓仔聽到了」等多則新聞,與保育知識毫無關聯,其他動物的消息更是硬生生穿插在圓仔影片之中,「明顯差別待遇」。
吳思瑤批評,動物園有四百五十七種、一千三百多隻動物,但今年動物園發布一百八十五篇新聞,就有九十六篇與圓仔有關,雖然影片有時穿插其他動物介紹,但吳思瑤質疑「誰記得」?
吳思瑤亦指出,九十七年至今,市府於每隻大貓熊身上花費二百廿三萬元,其次是國王企鵝七十七萬元、無尾熊十萬元,但每隻台灣獼猴僅花費二萬元,「是動物的M型化社會」。
園方強調 大貓熊保育有教育意義
趙明杰說,動物園首次誕生大貓熊,引起全台民眾關注,許多民眾主動透過各種管道關心圓仔,動物園也可透過圓仔,讓大眾了解稀有物種的保育過程,富有教育意義。
趙明杰也強調,動物園對所有動物一視同仁,且每種動物的需求不同,以金錢衡量資源分配並不適當。
來源:yaho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