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媽咪孕事] 為什麼做月子要調養?

[複製連結] 查看: 374|回覆: 0|好評: 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meko1102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9 07:2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篇內容出自 健康十萬個為什麼
專家解答

生完寶寶,接下來的42天,就是產婦的產褥期,民間俗稱把這段時間稱“坐月子”。中醫認為,因為經過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耗損,處于“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容易出現多汗、尿多、關節酸痛、頭暈頭痛、便秘等,尤其需要產後的休養復原。專家表示,“坐月子”期間要多休息、保持個人衛生和精神愉悅,尤其是在飲食上,特別要注意因人、因時、因地,根據個人體質進補。
醫生提倡“適當坐月子”
“坐月子”在我國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社會學的觀點,女性生孩子是生理和心理重大變革期,“坐月子”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點。
而從醫生的角度來講,也提倡“適當做月子”。生完寶寶後,產婦的子宮頸和外陰變得松軟、充血、水腫,子宮內膜表面出現了創口和剝落。順產時,外陰傷口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康復,而子宮則大約四十二天左右才能復原,子宮內膜也需要長達56天左右才能復原。另外,女性的內分泌系統、皮膚、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器官功能的復原,都要靠“月子”里的養護。
從中醫學角度講,因為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耗損,產婦處于“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稱為“百節空虛”的狀態,容易出現多汗、尿多、關節酸痛、頭暈頭痛、便秘等。產後氣血兩虧,元氣耗損,需要產後的休養才能復原。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3幫助 +3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jasa + 1 神馬都是浮雲
s207106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