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失智症是疾病 非正常老化現象

[複製連結] 查看: 29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28 18:0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蔡惠玲 | 台灣醒報 – 2013年6月28日 上午9:41

相關內容



【台灣醒報記者蔡惠玲台北報導】失智症與正常老化什麼不同?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趙書屏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現象,老化是忘記東西放置的地方,但是事後會再想起;失智症患者則是全然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表示,失智症是對於自己發生的事情全然沒有印象,經提醒也無法喚起記憶。
律師蘇家宏提及他的父親退休後,發現他不僅忘記事情,還出現呆滯的狀況,連他最愛的圍棋遊戲中,也會出現茫然的狀況。黃婷毓醫師表示,這是失智者的反應,會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作家溫小平提到當年她的外婆忽然暈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外婆從醫院回來後,她不太認得家裡的人,變成失智老人了。趙書屏醫師表示,失智者會忘記自己吃過了或根本不吃,因為大腦神經變差、動作慢,最後會坐輪椅或臥床,呈現半植物人狀況。
溫小平表示,聽醫生說,失智可以提前做準備避免惡化,但因為不了解,會把老人的失智解釋成他們年紀大、記憶性不好。趙書屏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家屬都以為人老了,會忘記事情很正常,因而忽略提早就醫的重要性。
黃婷毓醫師表示,失智症隨著年齡愈高,發生情況愈多,可能提早在50-60歲發生。初期症狀有忘記東西放在哪裡,忘記說過的話,在情緒上也有變化,變得容易生氣或憂鬱寡言。失智症與憂鬱症可能同時發生,若老人家開始有明顯的情緒變化,除了憂鬱症外,也須考慮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失智症治療方式可使用膽鹼酶抑制劑,延緩失智情況,同時鼓勵老人有正常的生活作息,常外出運動、多動腦思考。
趙書屏說,失智症分成兩類大類,一類是可逆性失智症,就是經過治療後可能有機會改善,另一類是不可逆性失智症,只能延緩病情惡化。
趙書屏指出,可逆性失智症起因是營養素缺乏、電解質不平衡、肝病、腎臟疾病、內分泌失調、藥物、毒物、感染、自體免疫疾病、顱內腫瘤等。但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巴金森氏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則屬於不可逆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雖會不斷惡化,但可用藥物延緩退化,尤其在早、中期治療更見療效;而腦中風所引致的血管性失智症,經治療可延緩病情惡化。
圖說:失智症是疾病,不同於正常老化現象。(Photo by kidperez in Flickr )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