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塑膠瓶裝酸性果汁 當心有毒

[複製連結] 查看: 34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rickchi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12-22 01:2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你用對塑膠容器了嗎?台中市衛生局邀請「塑膠達人」文長安說明白,他指出,塑膠容器不是遇熱才有毒,常用的塑膠杯裝柳丁汁等酸性果汁,照樣會溶出毒物,嚴重致癌。好的材質易著火,像蠟蠋的味道,另看容器的標示也可判斷用對了沒。

文長安曾任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食品藥物管理局技正,被封為塑膠達人。他指出,塑膠產品成千上萬種,大概以耐熱度加上特性分成7類,一般來說,要判斷用對容器了沒,燒看看是一個方法,如容易著火,且聞得到類似蠟蠋的味道,品質應該就沒問題,不太會釋出有毒物質。

另個方法,就是對照瓶身的標示,其中有耐熱度及標屬那一類,對照使用就對了。有個口訣分類,「一二不重複、三不微波、四低耐熱、五使用較安全、六遠離熱酸鹼、七類多應慎選」,以分類來辨識塑膠使用方法。但有人常誤認為材質編號是回收標誌,誤會可大了。

文長安說,瓶身如標示5類的,使用上較安全。不過他建議,例如奶瓶初用時,最好先煮過,才能溶出有毒物質。美耐皿餐具則最好選盤中沒有花色的,比較安全。

文長安表示,有些業者常誤用PS塑膠容器裝柳丁汁、葡萄柚汁等,導致酸性的柳丁汁溶解出聚苯乙烯,長期食用的人容易致癌。

另PC材質隨行杯裝超過攝氏110度的熱飲,容易釋放出雙酚A,小朋友喝了會影響性器官發育。

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今年7月21日起所生產的塑膠類水壺(杯)、奶瓶及餐盒(保鮮盒)3項商品必須在外盒包裝,明確標示品名、材質名稱、耐熱溫度、製造日期、廠商名稱、使用注意事項或微波警語、淨重與容量、原產地等8項資訊,否則可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罰3到10萬,目前是輔導期。

不少熱飲杯毫無標示,讓消費者無所適從,萬一放涼了可以微波加熱?衛生局人員建議,這類熱飲杯最好不要再加熱,可倒入馬克杯隔水加熱或微波,比較安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