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阿茲海默的新研究報告
說到Alzheimer(阿茲海默症),大家最常聽到的,也是大家最害怕症狀就是失憶。一想到會慢慢地忘記自己,也忘記你和親友以及周遭的一切關係和連繫,實在是個可怕的前景,
不過最近發表的一個研究指出,以失憶為開始症狀的病人,比以其他非失憶症狀開始的人,疾病的惡化要來得緩慢。
美國聯邦在1984年設立了一個Alzheimer’s Coordinating Center (阿茲海默病恊調中心)。美國許多治療阿茲海默的醫學中心,定期把資料上傳給這個聯邦數據庫。
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網路發表了一篇報告。這個報告利用阿茲海默病協調中心的數據,分析了2,400個病人的資料。
一般人的印象,阿茲海默是一種從失憶開始,而後漸漸失去其他的神經功能的病。這個研究如所預期的發現阿茲海默病人,有百分之八十發病時的症狀是失憶。但是約有百分之十的病人,最先影響到的功能不是記憶力,而是執行力。他們失去判斷力,無法擬定計劃,和無法登錄電腦等。另外有百分之十的病人,最先注意到的症狀是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或掙扎於表達自己等使用言語能力的障礙。
從是否有能力獨立生活或照顧自己的觀點來看,以記憶方面的症狀開始的病人,比那些以言語或是判斷力方面的問題為最初症狀的病人,病情惡化的速度要來得慢些。這個現象其實在其他認知障礙的疾病(如Lewy body dementia 路易體失智症;和mixed dementia 混合失智症)也是如此。
為什麼最先出現的症狀和病程進行急緩有關係?目前沒有確定的解答。這個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著名的ClevelandClinic (克里夫蘭診所)腦健康中心的Dr. Pillai揣測失智病對不同部位的腦的影響不一,最早出現症狀的部位,也許也是最容易惡化的部位。他的另一個揣測是如果初期的症狀是較容易用方法代償或較不會影響病人的日常活動(如失憶相對於判斷、空間和矩離的判斷或言語能力)則疾病的惡化會較慢。
這個研究的貢獻有二;首先,了解病情會走較穩定的路線與否,可以幫助家屬安排和計劃長程照顧。其次,對今後的研究很有幫助。以前失智症的研究,是有考慮到病情的嚴重程度,但沒有考慮到病人病程進展或急或緩的可能性,如果治療組中初期症狀不典型(也就是失憶以外的其他症狀)和典型(即失憶)病人的比例比對照組要高,即病程進行快的病人較多,則研究的偏見(bias)不利於証明藥效。以後的研究可以典型和不典型初期症狀的病人,較均勻地分配到治療和對照組,以免研究開始時就已經存在了偏見。
像這個研究一樣,由許多研究同一個病的學者和醫學中心,共同協力增加病例及數據的累積,可以幫助找到科學新發現。台灣健保的資料是個寶藏,已經被應用來產生了不少研究報告。COVID的資料更是可貴。不過數據要好好保存,資料的處理和運用要經過深思熟慮。否則如大家常說的「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就可惜了
來源;Alzheimer’s & Dementia, Dec. 20, 2022
【本文引用自謝安民醫師臉書】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