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坦特的蘋果汁

[複製連結] 查看: 31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4-9 07:5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今天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孩,一個小男孩,從村裡來,找坦特玩。他們四個跑出去,在我們房背後的小山坡上玩,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他們回來了,要東西喝。我拿出最後一瓶自製的蘋果汁,給他們一人倒了滿滿的一杯,最後給坦特倒,她的蘋果汁因為是瓶底下的,所以裡面有一些碎果肉渣子。當她注意到這些碎果肉時,撅著嘴,不肯喝。不久,這四個孩子又回到小山坡上繼續玩他們的遊戲去了,因此坦特什麼也沒有喝。
  
  半小時後,當我正在房間打坐時,聽到坦特在叫我。坦特想要喝一杯冷水,但是龍頭太高,她踮著腳也夠不著。我提醒她桌上那杯蘋果汁可以喝。她回過頭看了一下,發現裡面的果肉渣子已經沉澱下去,果汁看起來清澈、誘人。她走到桌子跟前,雙手捧著杯子。喝了一半,又放下來,問道:"這是另外一杯嗎,和尚叔叔?(越南孩子在與年長的比丘搭話時通常都這麼稱呼)""不",我回答說:"還是剛才那一杯。它靜靜地坐了一會兒,結果,變得清澈、好喝了。"坦特又看了一下杯子,"真好。和尚叔叔,它剛才跟你一樣打坐嗎?"我笑了,拍著她的腦袋,"應該說我打坐時學著蘋果汁的樣子。這樣說更切合真理。"每天晚上坦特睡覺我打坐。我讓她睡好之後,就在同一個房間離她不遠的地方坐下來。我們已經商量好,我打坐時,她就上床睡覺,不要講話。在一種平和的氣氛中,她輕鬆地就入睡了。通常她不到5分鐘或10分鐘就睡著了。當我下座之後,我就給她蓋上一條毛毯。
  
  坦特是一個船民的孩子。她還不到四歲半。她和她爸爸於去年四月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她媽媽留在越南。她爸爸來法國到達這裡之後,便把她托付給我們照顧幾個月,而他自己卻去巴黎打工去了。我教她越南字母,並講一些越南的民間故事。她非常聰明,兩個星期之後就能慢慢拼讀LeoTolstoy的《傻瓜國》,該故事由我從法文譯成越南文。每天晚上坦特看我打坐。我告訴她我在"坐禪",但沒有解釋什麼叫坐禪以及我為什麼要坐禪。每天晚上當她看到我洗完臉、穿上法衣,點上一枝香,將房子熏得香香的時候,她就知道我又要開始"坐禪"了。我不用提醒她,她也知道這時她該刷牙、換上寬大的睡衣,迅速上床睡覺了。
  
  毫無疑問,坦特明白蘋果汁只要像她的和尚叔叔一樣打一會兒坐,就可以使自己變清澈。"它剛才像你一樣打坐嗎?"我想坦特,一個不到四歲半的孩子,不用任何解釋就會明白打坐的意思。蘋果汁定一會兒,就變清澈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也定一會兒,我們也會變清明些。這種清明使我們精神煥發,給我們力量和寧靜。當我們自己感到精神煥發的時候,我們周圍的一切也會變得精神起來。孩子們會願意親近我們,並不單是為了得到糖果和聽故事。他們願意親近我們是因為他們能感受到這種令人精神爽快的氣氛。
  
  今夜,有位客人來了,我把最後一點蘋果汁倒在杯子裡,並把它放在禪堂中間的一張桌子上。坦特已經很快地睡著了。我邀請我的朋友靜靜地坐一會兒,就像這杯蘋果汁那樣。

我們坐了大約四十分鐘。我注意到我的朋友看著果汁微笑了。果汁已經變得非常清澈。"嗯?我的朋友,你在笑嗎?即使你不能做到像這杯蘋果汁一樣完全地定下來,但是你難道沒有感覺到你的焦慮、煩躁和不安比此前減輕了一些嗎?你雖然還在微笑,但是我想,你對你也能變得像這杯蘋果汁一樣清澈表示懷疑,即使我們接著坐幾個小時。"這杯果汁有一個非常牢固的基礎。但是,你坐在那兒並不安穩。這些果肉渣子只要循著自然的法則就可以輕輕地沉澱到杯子的底部。但是你的思想並沒有遵循這樣的法則。相反,它們像一群蜜蜂一樣嗡嗡地動盪個不停,所以你想你不可能像這杯蘋果汁一樣靜如止水。

"你告訴我說,人類,作為能思能覺的生命存在,不可以與一杯果汁相類比。我同意這一點,但是,我同時也明白,我們可以像這杯蘋果汁那樣,去使自己定下來,甚至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做到心境平和,不僅僅是坐著的時候,而且在走路,工作時,亦是如此。"或許你不相信,因為四十分鐘過去了,你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未能如你所希望的那樣獲得平靜。坦特睡得正香,她的呼吸很輕。讓我們點一枝蠟燭,繼續談話吧!""小坦特就這樣毫不費力地進入了夢鄉。你知道,當你失眠的時候,你愈努力想睡,卻愈睡不著。你現在試圖迫使自己平靜下來,這時你感覺到有一種抵抗力從你體內升起。許多初習禪的人都領教過這種抵抗力。他們愈是著意使自己平靜下來,愈是不能平靜。越南人認為,這是因為有精靈作怪,或是惡業現前的緣故。但實際上,這種抵抗力恰恰產生於我們的"著意想平靜"。著意本身變成了一種壓制。我們的思想感情如同河流一般奔湧。如果我們著意要止住河水的奔流,我們自然會遭到河水的衝擊。比較明智的做法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順著水勢,來引導它的流向。我們千萬不要試圖堵住它。
  
  "記住,河水必須流動,我們要順著它。我們必須明察它沿途接納的每一個溪流。同樣,我們必須明察我們內心生起的每一個念頭──它們的產生、逗留和消亡。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