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認養夥房 黎振君心靈更富有

[複製連結] 查看: 27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游幃翔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7-22 11:1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國時報【江慧真╱專訪】
一場地震的毀滅,對土牛客家文化館來說,意外串起了原鄉和新故鄉的連結。對苗栗頭份的黎振君而言,卻因此找到自己的「夥房人生」!
台大政治系畢業後,拍過紀錄片也當過記者,九二一地震那年,剛滿卅歲的黎振君,被派到台中東勢採訪災情,看著一棟棟夥房坍塌,童年客家庄記憶全湧上心頭,陌生的外地人情愫,讓他毅然決然搬回出生地苗栗頭份,回家陪伴獨居的八十七歲阿公。這棟荒廢了廿多年的紅磚夥房,其實已有一百五十年的生命,這可是小時候黎屋村唯一的雜貨店,是過年買鞭炮、平時買糖果最熱鬧的地方,「來組個工作室,寫稿子做社區營造,甚至賣醃製品、手工藝吧!」
二○○三年,和伯母商量租下夥房的黎振君,隔天便飛到越南拍外籍新娘紀錄片。看到越南鄉村人和土地的親密互動,更加深他想重溫農村感情的動機。不料,回台一下飛機他全傻眼,好心的伯母竟為了裝潢,把傳統夥房屋頂全拆了。屋頂沒了,但整個夥房卻亮起來了,黎振君撿來街上醫院丟棄的木門裝上,再把屋頂墊高,屋內空間就邀請朋友來播放紀錄片,外面的曬穀場就變成演唱會、藝術節和跳蚤市場,「夥房、心空間」就此掛牌運作。
原始初衷很簡單,讓這裡成為人心交流互動的園地,但意外的,「來的人全是台北或新竹等外地人,本地鄰居反倒遠遠觀望!」他蒐集老資料,拍攝老照片,做起醃漬梅子,跑起農夫市集,到了二○○七年,社區營造似乎仍行不通,一轉念,他邀集六個朋友共同認養夥房,把雜貨店改頭換面,轉型成聚會、上課、兒童繪本親子讀書會的交流空間,夥房從此生氣盎然。
經由口碑相傳,這裡成了本地人和外地人、小村落和國際村的匯集點。黎振君說,二○一○年,義大利慢食大學(美食科技大學)學生來台環島一圈,還專門挑上黎屋,一起交流「綠色新生活運動」思維,黎振君介紹客家就地食材,當地賽夏部落圖騰編織,把傳統和現代連結,讓大家體驗新生活運動。
從台北大都市到頭份小夥房,黎振君尋回的,不只是童年記憶,也覓得生命中的伴侶徐彩雲。黎振君的「家」,開始從兩個人變成七個人:除了大女兒是在醫院出生之外,老二、老四由三峽助產士楊素青到家幫忙接生,老三則是請來關西的助產婆婆,老五則是夫妻倆帶著全家跑到花蓮待產度假,「因為夥房的工作很彈性,從此,『家』也可以帶著走!」
和朋友一起「認養夥房」的模式成功後,黎振君的下一步,是認養老房子和稻田:除讀書會固定課程外,「我想把休耕的田租下來,小小的面積不用太大,可以邀請朋友一起來種稻子、小麥,讓外來的、台北搬過來的家庭,心靈可以比實質更富有。」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8%AA%8D%E9%A4%8A%E5%A4%A5%E6%88%BF-%E9%BB%8E%E6%8C%AF%E5%90%9B%E5%BF%83%E9%9D%88%E6%9B%B4%E5%AF%8C%E6%9C%89-213000149.html?_esi=1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