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Albar 於 2014-3-2 23:39 編輯
陰雨連綿,不少人會因為天氣持續陰雨而心情低落。
專家建議,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人們可以有意識地多做自我調節,放鬆心情,不要被壞天氣“牽著鼻子走”。
此外,專家特別提醒要注意濕邪入侵。
科學研究表明,過高的相對濕度會引起人體?生應激性的反應,從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的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有天然的調節能力,
但當相對濕度達到65%以上時,大量的濕氣會通過人的口鼻、皮膚等部位進入人體,
此時一些體質較弱的人就容易出現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的情況,導致大量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從而引發濕邪。
渾身乏力 或因濕邪
專家表示,“濕”是自然界“元氣”之一,一定濕度的空氣本是正常空氣,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但是過盛時也會成為當季的致病因素之一。
中醫學認為,“濕邪”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導致疾病。
濕邪表現為厚重、粘滯,外濕侵犯人體時,會停留在表面肌體上,人明顯感受到被濕氣“包圍”,
那種厚重粘滯的感覺就會出現,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身體無力,四肢酸軟,這就?明濕氣過重了。
細菌滋生 脾胃不暢
除了環境中的外濕,人體的內濕也會影響健康。
專家談道,內濕多因脾失健運所引起表現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
一些脾虛、陽氣不足的人容易被濕氣侵犯人體,成為“濕邪”。濕氣會犯脾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還會腹瀉。
當這些陽氣不足的人身體應變不夠,或進食太多滋補品時,還會令濕氣困脾,感覺吃飯都沒有胃口。
還容易?生噯氣(打嗝),腹部脹得難受,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症狀。而細菌也在溫暖潮濕的春季滋生,如果感染食物很容易造成“病從口入”。
呼吸道疾病加重
內濕還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或加重。
“濕邪侵犯時,一些人會感覺胸悶,氣壓低,呼吸不暢。”專家表示,一些哮喘患者也很容易在這樣的天氣裏發作。
而對於非哮喘患者來?,南方的陰雨天不僅潮濕,而且天氣較涼,當人體抵抗力變弱,也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等。
專家表示,人的呼吸系統最怕寒,初春季節,人體毛孔初開,很容易造成濕邪入侵,
因此提醒市民不要貪圖一時涼快,過早過快減去衣服,尤其不可在出汗時吹風,謹防外邪侵襲肌體。
雨天請謹記:
一、飲食:
多雨潮濕的季節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黴菌生長,因而要注意飲食衛生,生吃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乾淨後再吃;
隔夜飯最好不吃,如果吃應先回鍋加熱;不吃直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應等其溫度回升或加熱後再吃,
因為太寒涼的食物會損傷胃的陽氣,造成不適。
同時,可以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如薏仁性涼味甘淡,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止瀉抗癌等作用,
可以加入飯中同煮,煮湯、磨成粉服用或沖泡食用;木瓜可以通絡去濕;馬齒莧可去腸胃濕邪等。
二、起居:
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不要淋雨,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
風濕病人最怕陰冷潮濕的氣候,潮濕多雨的天氣會使“老風濕”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
加強室內通風,但晚上睡覺前最好關上窗戶,或將窗戶開一窄縫,拉上窗簾,睡覺時蓋好被子,不要著涼。
衣服一定要晾幹,防止多雨潮濕天氣滋生病菌導致濕疹等皮膚病。布藝沙發很容易吸潮,要保持沙發的清潔,定期除塵,
另外最好定期清洗。還要把拖把消毒清潔,洗後放在通風的房間。
三、心理:
雨天小心心情“發黴”。多喝綠茶和白開水,並適當安排一些與平常不同的生活、工作方式,改換一下“霉變”的心情。
找一件自己感興趣的、能使自己快樂的事情來做,借此放鬆心情。多到室外空氣清新、場地寬敞的地方進行運動,
如散步、練太極拳、跳健身舞等。多參加娛樂活動或其他社交活動,多和他人進行交流。
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準、增加活力、減輕憂鬱,但糖尿病患者除外。
另外,可適當服用複合維生素B類、谷維素等,調節精神情緒。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