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颱風內部的結構如何?

[複製連結] 查看: 26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1 17:1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颱風的暴風範圍相當大,其半徑可由約一百公里大到三、四百公里;由於氣象雷達無法看到它的全貌,僅憑文字也不易描述詳盡,雖然現在氣象衛星可以從太空觀測,顯示出整個颱風中高層的結構,但卻無法看到內部詳細的結構。現在我們分別從各方面說明,綜合起來也許可以有一個概略的印象。


在天氣圖上,我們僅能用密集而近乎圓形的等壓線來表示颱風的位置和暴風範圍;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颱風中高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雲帶,在北半球是以反時鐘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鐘方向旋轉,而在中央部位有時可以明顯的看出無雲的颱風眼,雲的旋轉情形可以顯示風的吹向。


在颱風內部,早期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得知颱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雲柱,其高度曾觀測到有一萬八千餘公尺之高。在這龐大的環形雲柱中心部分是無雲或雲層很薄,是風雨很小或沒有風雨的區域,就是颱風眼。從颱風眼向外,剛離開颱風眼處,即是雲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最大之處,漸向外則雲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如圖2所示)。在地面上,當有一颱風逐漸接近,而颱風眼又恰巧經過,然後漸漸離去時,我們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上述情形。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資訊來源: 中央氣象局/常識/氣象百科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