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善用代糖助減重 每天少百卡更享瘦

[複製連結] 查看: 20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0-23 18:0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0月23日 上午10:05

相關內容



很多人費盡心力減重,卻徒勞無功,即使減重成功也容易復胖,究竟減重有什麼好方法呢?專家指出,無論採行哪一種方式,最好且有效的方法是「小小的行為改變」,在不刻意限制飲食量的原則下,以代糖取代食用糖,每天減少約100大卡的總熱量攝取,且搭配適度運動,促進吃動平衡,「享瘦」也能很簡單。(影音/攝影記者楊伯康)

肥胖人口年年增 健康危害風險高
台灣肥胖人口正逐年增加,資料顯示,2012年國內成年男性肥胖率已占1/2、女性1/3、兒童則有1/4過重或肥胖。
專長行為減重研究的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行為醫學中心主任約翰佛瑞特(John Foreyt)教授指出,過重或肥胖的人,平均每增加5公斤體重,冠狀心臟病風險會增加14%,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提高16%,且可能伴隨其他健康危害,包括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血脂異常、呼吸困難、睡眠呼吸停頓等,肥胖已成為現代人重要的健康議題。

甩脂不復胖 關鍵在每天減少100卡的熱量
為降低肥胖所帶來的健康風險,許多人施行低脂、高蛋白、低澱粉、單一食物、節食或斷食等減重法,短期的成效似乎不錯,但高達2/3的人會在一年內復胖,且5年內幾乎所有人會復胖。
約翰佛瑞特指出,眾多研究證明無論是哪種營養素組合,真正能減重成功的關鍵在於降低熱量攝取總量,但對一般人而言,很難每天長期落實飲食和熱量計算,其實只要每天減少100大卡熱量,例如透過飲食行為小小的改變,將糖換成代糖,或是每天健走20~30分鐘,就能達到體重控制目的。像是喝咖啡時以代糖取代精緻糖,或將含糖飲料換成低卡、零卡飲料等,不但能降低熱量攝取,亦能預防肥胖及相關健康風險。
現代人健康幫手 代糖滿足甜味和減重需求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講座教授謝明哲表示,代糖是種人工甜味劑,屬於人工合成製品,容易被民眾誤認為對人體有害。不過,目前常見的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蔗糖素、甜菊醣苷等4種代糖,每日可接受攝取量都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嚴謹把關和實驗所制訂,包括孕婦和兒童都有規劃安全使用建議。

所有批准使用的代糖都有經過政府和學術機構嚴格的研究和審查,世界各地的衛生組織對代糖的把關亦相當嚴謹。約翰佛瑞特以廣泛使用於食品和飲料中的阿斯巴甜為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訂下的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一般是沒有產生不良反應的 100 倍之保守估計值。
以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每人每日體重可接受攝取量為40毫克/每公斤,即使每天喝下24罐330毫升低卡汽水或吃下100包代糖,一輩子每天攝取這樣的量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對一般人而言,這種生活型態並不常見。
國內學者也認同上述的代糖減重法,謝明哲教授表示,「糖」是每日熱量的必需攝取來源之一,約占總熱量的1/10,若以代糖取代一般糖,除了滿足人類對甜的口感及心理需求,還能幫助體重控制。此外,對一般糖代謝能力差的糖尿病友,也能透過代糖飲食,滿足吃糖的渴望,維持胰島素分泌平衡,避免血糖值升高,故代糖有「糖尿病友的柺杖」之美稱。

阿斯巴甜口味像蔗糖 不須擔心補償作用越吃越甜
謝明哲教授進一步指出,代糖中的阿斯巴甜,主要成分為胺基酸,可提供人體營養,口味與蔗糖相仿,甜度卻是蔗糖的160至200倍,能單獨使用,也不會有讓人越吃越甜的補償心態,民眾的接受度普遍較高,更適合做為減重飲食的參考。但阿斯巴甜高溫下甜味會消失,因此無法用於烘焙食品,建議若煮紅豆湯、綠豆湯等甜品時,只需在煮好後放入代糖即可。
不過,代糖也有其使用限制。就拿阿斯巴甜來說,患有罕見疾病「苯丙酮尿症」(簡稱PKU)的患者,因先天性的胺基酸代谢缺陷,應避免食用阿斯巴甜,以免引發白內障、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等疾病。
謝明哲教授強調,代糖的使用經過嚴格把關,一般民眾使用安全無虞,是體重控制、健康管理的好幫手。對講究飲食與身材的現代人來說,要維持體態,除了從行為的小幅改變著手外,也要搭配適合的運動,「吃動平衡」才是現代人健康生活的決勝關鍵。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