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對中政策 綠:未來應加強公民社會交流
2013年08月29日20:36
【張麗娜/台北報導】民進黨第4場華山會議下午登場,討論「兩岸公民社會如何交流」。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會後轉述,會中包括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等人都建議,民進黨應主動區分中國人民和中共,而民進黨過去兩岸交流討論,主要都侷限在政治與經貿交流層次,未來應強調國家和公民社會的交流。
會議由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主持,邀請王丹、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陳志柔、作家張鐵志等人引言,並由華人民主書院執行長王興中做中國社會發展的背景介紹與說明,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等公民團體成員也出席會議。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說,約70人參加會議,28人次發言。
與會者轉述,王興中提到,過去民進黨對兩岸的處理方法及思維缺乏宏觀戰略,未來要補起來,過去交流偏向學術和公益,民進黨執政民主轉型過去沒有有效推廣,讓中國社會了解,台灣對中國的民主缺乏了解與支持。
王丹則建議,民進黨應區分中共與中國人是不同概念,民進黨跟中國公民社會交流應包括非政府組織、媒體、公共知識份子、中國體制內的非主流官員、企業界人士、維權律師及青年學生等。
吳介民提到香港經驗說,台灣對香港的變化應多關切,香港回歸後和中國關係這幾年起了很大變化,台灣要怎麼看待兩者關係變化,國共和解後,國民黨已不熱衷跟中國交往,但香港跟綠營的交往卻沒有開闊,台灣反對運動與公民團體應該香港民主運動更多支持,如香港占領中環運動很需要和台灣進行反抗經驗交流。
=====================================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當然歡迎評個分 您如果能回復 那當然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