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娛樂] 編導演三絕 李國修渾身是戲

[複製連結] 查看: 21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3 08:5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 – 2013年7月3日 上午6:12.
....〔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曾德蓉/台北報導〕十八歲那年,李國修就讀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時加入話劇社,自此再也無法與戲劇分離。父親的名言:「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乃親身實踐。

30齣創作 叫好又叫座

集劇團創辦人與經營者、劇作家、導演、演員於一身,李國修也是第一屆國家文藝獎戲劇類得主,迄今原創編導三十齣叫好又叫座的大型舞台劇。李國修不帥,但他風靡全台,渾身是戲,演出超過百種角色,一上台更來勁舞台表演逾千場。

一九八○年,華視「綜藝一百」短劇捧紅了李國修,他還兼職當編劇。他說:「我喜歡運用各種看似平淡無奇的元素,重組成充滿趣味與諧謔的喜劇情境。」

他因演出《唐三五戒》,一九八二年獲頒廣播電視金鐘獎「最具潛力戲劇演員」獎項,本可名利雙收,但他選擇了一條最艱辛的路。

一九八六年成立了屏風表演班,將位於台北景美家裡十坪大的地下室房間做為排練場,演員走位「常常不小心走上了床,或是踩上了書桌」。屏風表演班第一個創團作品《1812&某種演出》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

演出結束後,七十六個人留下了他們的資料,成為第一批的屏風之友;如今,屏風之友逾十五萬人次,觀賞過屏風作品的觀眾,超過一四二萬人次。

在李國修的帶領下,屏風的作品富有嚴謹的結構與解構手法、多重時空的跳躍敘事、演員一人分飾多角表演的豐富性,以及講究多變佈景的舞台美學等,造就屏風作品呈現不同於其他劇團演出形式的最大特色。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講師于善祿分析,其作品中的自傳性色彩、家國敘事、反映時事、人文關懷、身分認同等內容與形式,幾乎已經自成一格。挖掘李國修的大老吳靜吉在《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序言中表示,李國修的自我反思、對社會的關懷、對戲劇的激情、理性和感性兼具的創作表現,樣樣難能可貴。

李國修養病時,不忘經驗傳承,完成二十七本《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出版,指示藝術總監由製作人林佳鋒接任、屏風表演班已公開的演出行程將照常進行。得意弟子黃致凱等,也都有接班之姿。

只是,三十年才出一個的天才之星殞落,依然讓人懷念他曾在戲劇天際上發出的美好亮光。




來源:yahoo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