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漸老化 老年人心理衛生怎麼顧?

[複製連結] 查看: 27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097621538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4 23:14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優活健康網 – 2013年6月14日 下午3:0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台灣漸進高齡化社會,在我國老年照護水準,還未跟上社會人口老化的腳步時,老年人的心理衛生相對重要。根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101年度接獲的400餘案自殺企圖通報長者中,約有23%的長者是因「家人間情感因素」造成心理困擾而採取自殺行為。因此,如何維持家人間相處的平衡,將是守護銀髮族的重要議題。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統計資料指出,造成老年人自殺企圖的主要原因除「家人間情感因素」以外,「生理疾病」因素約佔35.2%,且約有2成自殺企圖的長者同時併有上述兩項心理困擾。
自殺防治中心在關懷訪視自殺企圖長者的過程也發現,受生理疾病困擾而企圖自殺的長者,常是抱持著「不想拖累家人」的想法而萌生以死解脫的念頭,然而這樣看似出自善意的想法,實際上往往非親友的本意,反而使彼此相處落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換言之,在高齡化的社會中,不僅長者本身經驗到生理機能衰退或甚至失能之苦,親友及子女也同樣面對長者老病過程中自己感到的不捨、無奈及焦急等情緒交相折磨。自殺防治中心指出,這是家人間須共同面對的功課,因此,親友和銀髮族如能對這樣的處境寬心以對,才能使彼此活得更自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社工科主任董秀珠針對家屬與長者相處平衡之道提出以下建議。「放心允許自己放鬆」,長者面對身體機能衰退難免感到沮喪失落,有時亦會想要證明自己還有用或不拖累家人而試圖多做些什麼,然而老化為人生必經的過程,接受它並安心地做個被照顧者亦是一種幸福。
「寬心接受各種結果」,失能或重症的療癒結果原本即存在著難以預料的風險,若然須面對長者是否動手術或做侵入性治療的重要抉擇,無論抉擇之後的結果是否盡如人意,請理解所做的抉擇乃是出自治療的善意,無需以抉擇對錯的價值判定增添心理困擾。以及「開心尋求專業協助」,如老年人在生活上有碰到難題,都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向專人洽詢。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