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痠痛貼布「藥」吸收 安全用3原則

[複製連結] 查看: 27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13 10:0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6月12日 下午3:06

相關內容



許多人遇到肌肉痠痛,會透過貼布來緩解,日前有兩款貼布廠商,分別主打「有加藥」的有效性或「不含特定成分」的安全性,然而Diclofenac這種成分,到底有比較好、還是不含比較好?醫師表示,即使不含此成分,貼布要有效果也會含其他消炎成分,重點是使用量不超量,否則藥性透過皮膚大量吸收,也可能產生副作用。

肌肉痠痛通常是因肌肉過度使用而引起不適,外用治療藥以「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最常見,常見成分包括:水楊酸、Diclofenac等,作用是抑制發炎物質的合成,及降低痛覺受器的敏感度,來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外用消炎止痛藥 高量皮膚吸收恐有害

使用水楊酸成分,已標示警語就是可能引起耳鳴、聽力降低、噁心、嘔吐、心律不整等,使用Diclofenac,警語也提醒注意可能引起肝毒性。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這些成分大同小異,要有療效,勢必要含有某一種消炎成分,廠商刻意主打或標示,意義不大,民眾正確使用才是安全之道。

林杰樑醫師指出,與口服消炎止痛藥相比,一般認為外用藥的安全性相對高一些,比較不會傷肝腎,不過最怕民眾「多管齊下」濫用,也就是各種貼的、擦的都持續做,若太大面積使用、使用劑量過高,藥性仍可能透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同樣產生傷害。

痠痛貼布使用3原則 避免過度依賴

因此,林杰樑醫師提醒使用酸痛貼布這類外用消炎藥,應注意下列3原則:

1. 一次用1種:不管用貼的、用擦的或用噴的,每次使用一種,比較不會超量;若產生過敏反應,也比較知道是哪種藥物引起。

2. 依照說明指示:避免劑量過量,通常一天別使用超過2次。

3. 別大面積使用:不論貼布或外用藥,應避免大面積貼滿或塗抹。

此外,若痠痛症狀已經緩解,就應該停止使用;此外,也建議從預防著手,比如調整姿勢、適度休息,降低因工作或運動中產生肌肉痠痛的風險,才不會太過度依賴消炎止痛藥。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