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娛樂] 《柯羅耶夫人的情人》 丹麥女畫家追尋自我 搬上大銀幕

[複製連結] 查看: 42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6 09:4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吳垠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6月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她有畫家夢,卻在丈夫盛名下壓抑;她渴望愛情,卻被情人傷透心;她心繫稚女,卻落得母女分離,即使如此,她仍期勉女兒「唯有自主最重要」。以《比利小英雄》揚名的丹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最新力作《柯羅耶夫人的情人》,將廿世紀丹麥女畫家瑪莉.柯羅耶(Marie Kroyer)找尋自我的歷程搬上大銀幕。

瑪莉.柯羅耶一八六七年生,一九四○年過世,出生富裕家庭,對藝術充滿熱情。留學巴黎時,與長她十六歲的畫家索倫.柯羅耶(Peder Soren Kroyer)陷入熱戀,不到一年結婚,定居於丹麥北端的史卡恩。婚後瑪莉全心持家,創作量銳減。這對夫妻人前恩愛,其實柯羅耶罹患精神疾病,瑪莉和幼女生活在恐懼當中。

柯羅耶是丹麥知名印象派畫家,富商名流以邀他作畫為榮。但柯羅耶嚴重的被害妄想,甚至要女兒學狗跪爬咬回死獵鴨,讓瑪莉心力交瘁。煉獄般的婚姻中,瑪莉邂逅小她六歲的瑞典作曲家阿爾芬(Hugo Alven),瑪莉為愛情拋夫棄女遠赴瑞典。

《柯羅耶夫人的情人》根據作家阿諾(Anastassia Arnold)的暢銷小說改編而成。廿世紀初的丹麥,女權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當時女性不被視為獨立個體,需求也不被重視。片中藉由瑪莉道出女性面對社會期待與建立自我的掙扎。

現實中,瑪莉與阿爾芬結褵多年仍以離異收場,她未曾再走進婚姻,卻重拾畫筆,耕耘自己的創作。瑪莉追求愛情的勇氣,並追求成為獨立的個體,讓導演奧古斯特著迷。




來源:yahoo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