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無線感測技術帶動行動醫療

[複製連結] 查看: 49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imbawcps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3-28 20:1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無線感測技術助拳 行動醫療升火待發
2013/03/18-DIGITIMES企劃  

隨著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奈米科技之技術持續精進
,致使感測器體積愈趨小巧,性能表現不斷提升,近年來又適逢行動裝置大行其道,多項
因子一拍即合,使得結合各式微感測器的無線通訊網路,已然環繞於人們的生活環境,從
而掀起一波波全新的應用浪潮。

不久前有一則報導指出,由於內建藍牙Smart Ready連接技術的智慧型手機接續現身,且
這些手機個個系出名門,均屬大量消費者偏好選用之熱門品牌,因而為可穿戴式感測設
備的發展,造就出難得的契機,也讓各界亟思趁勢推展各式應用。

放大無線感測技術帶動行動醫療照護應用  DIGITIMES
在各類型應用項目中,行動醫療照護無疑最為火紅,只因健康無價、人命關天,消費者最
能感同身受,所以無論是支援藍牙功能的血壓計、血糖儀、甚至心電圖,都逐漸化身為體
態小巧的可穿戴式感測器,繼而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病患監護系統相結合,為慢性
病患者或老年人,提供一個不間斷的健康監控環境。

ABI Research初步估計,搭著無線連網技術、行動裝置的順風車,使得可穿戴式行動醫療
照護設備,在2012年間展現前所未見的氣勢,全球總體出貨量直逼3,000萬台,較前1年度
增長近四成。

由此觀之,單單是健康醫療、居家照護,即能充分彰顯環顧感測技術對生活應用之龐大效
益,更何況其餘攸關節能、安全、舒適、便利…等等不同應用主題,亦稱得上是族繁不及
備載,也難怪無線感測技術一躍成為ICT領域的顯學,對此汲汲營營的業者,更可謂不知
凡幾。

根據行政院國科會一份以無線感測為題的文獻,綜觀無線感測網路,感測器及無線網路堪
稱是箇中兩大核心,至於整個系統,則是由大量具備通訊能力的感測節點所組成,每個元
件均可承載各式感測器,依測量目的之不同,範圍涵蓋了溫度、溼度、光度、加速度、壓
力、聲音…等眾多項目,而這些感測節點多擁有自我組織網路的能力,因此能夠透過網路
,將感測器蒐集到的資訊,傳回至主控端,以利後續的應用推展。

以健康照護而論,其感測器所測量的主要標的,即是心電圖、呼吸速率以及活動量等各類
型生理訊息,而現今常見的運作模式是,由智慧型手機透過藍牙連結各種量測設備(例如貼
在患者胸部的微型佩戴式感測器),一方面藉由使用者隨身攜帶之特性,持續蒐集上述資訊
,並傳送給身處遠端的醫師,使其可據此監控病患的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再結合手機的通
話、定位等基本功能,藉以發揮緊急救援的功能。

無線感測+雲端 貼身呵護病患
近幾年來,不少知名藝人因心血管疾病驟逝,帶給粉絲無限唏噓,也讓人不禁感嘆,現代
人由於工作忙碌,導致運動量不足且飲食不正常,再加上日常接觸的餐飲,多屬重口味、
高熱量的油膩食品,久而久之,自然對於心血管多所衝擊,所以不僅銀髮族、病患、術後
患者,需要隨時留意生理變化,為數更多的「亞健康」族群,恐怕也不宜置身事外。

著眼於多數人的殷切期盼,無論產、學、研等單位,都積極以健康醫療、居家照護為主軸
,搭配運用無線感測、行動裝置、雲端運算等ICT元素,孕育出一個個商品、服務或研發
成果,光是在去(2012) 年下半,就不時可見此類案例應運而生。

在去年底一場由經濟部技術處、資策會前瞻所舉辦的智慧生活創新發表會議上,與醫療照
護相關的成果展示,可謂熱力四射,成為最夯的主題。例如以樂活、科技、行動為口號的
熱情豆行動樂活科技公司,即與其母公司百略醫學合作推出了Tnermo+這項創新成果,標
榜能使iPhone搖身變為一台非接觸式的紅外線體溫計,使用者僅須輕輕一搖,便可在兩秒
鐘內測量本人或其孩童的體溫,由於採非接觸式設計,所以無須擔心吵醒沈睡中的孩童,
而量測到的溫度值會記錄在手機中,並透過完上的圖表,讓體溫的記錄、分享與追蹤變得
更加容易。

主要成員來自IBM Taiwan的蓋德科技,秉承其在於RFIDSensorRF等關鍵技術上的專長
,別出心裁地推出「銀髮安全天使照護手錶手機」,旨在藉由此項裝置整合所有遠距照護
系統,進而與北醫遠距照護中心合作,提供予高齡族群全天候即時照護服務;其主要功能
包括GPS基地台定位、即時安全通話、可能跌倒告知、藍牙無線量測、溫度注意通知、用藥
回診提示等6大功能,佐以堪稱簡單明瞭的設計,俾使銀髮族只須朝按鈕一按,即可隨時對
外聯繫,其家人不管身處何方、甚至是海外,都可透過手機App隨時掌握長輩的安全狀態,
同時還可一併滿足健康促進、親情互動等其餘目的。

資策會旗下的瞻科技研究所,也以銀髮族的健康關懷為出發點,推出一項社群化健康照護
服務,探索其主要特色,首先係以智慧型手機透過藍牙連結各類型量測裝置,進而發揮生
理訊息量測、運動量評估、定位救援、親人快速通話等多項功能,緊接著,由於量測裝置
隨身攜帶,也有利於發揮即時服務的功效,更重要的,透過24小時的社群化即時互動機制
,讓醫師、個案管理師與特定家人,皆可知悉使用者健康狀態,從而給予關懷與照護服務
。值得一提的,此項成果中也含括了邇來頗為熱門的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因此可立即針對
諸如EKG、SPO2等特定內容進行事件檢測或趨勢判斷,有助於智慧健康服務業擴大應用價值。

同樣在去年下半期間,由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研究成果產學橋接計畫辦公室所主導的
「雲享天開-雲世代前瞻電子產學論壇」中,來自中正大學電機系的研究團隊,也運用類
比積體電路、混合訊號積體電路、射頻通訊積體電路、健康照護訊號處理器、基頻處理器
、生醫植入式微晶片系統、微機電檢測積體電路等多項技術,孕育了一項攸關行動醫療照
護的研發成果,定名為「貼身守護神」,旨在將心電圖(ECG)轉化成為體積小巧、低功耗、
可隨身穿戴的貼片,而此一貼身晶片為8x4cm尺寸,大小猶如常見的OK繃。

事實上,以往並不是沒有類似產品,但較偏向「可攜」而非「貼身」,體態還不輕盈,仍
有攜帶不易的盲點,且因功率消耗需求頗大(註:以800mA/h電池為例,最多僅能使用100
小時),導致實用性大打折扣;如今「貼身守護神」則藉由功耗問題的改善,使續航力得
以延長至兩週以上,佐以感測晶片體積明顯縮小,可以透過結合智慧衣等方式,隨侍在側
於使用者身上,從而讓ECG得以走向貼身化。

當然,如同RFID,有貼身晶片當做Tag,另外也需要搭配Reader,才能讓ECG訊號感測得以
成局;在此部分,「貼身守護神」則將具心臟疾病辨識之無線傳輸模組,設計成為手機晶
片,由該晶片將生理訊號傳送至後端雲端服務中心,俾使醫療院所或家人能即時掌握,如
此一來,便可延展成為隨身隨處的健康監控與照護系統,協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爭取搶救的
黃金時間。



DIGITIMES中文網  無線感測技術助拳 行動醫療升火待發
原文網址: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packageid=7126&id=0000326202_3CH3SEWNL2LJBI3V09WMD#ixzz2OppwJQml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