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國泰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師 張穎慧 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要注意,小心是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胸悶:
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 ●心悸:
是主觀感覺上對於心臟跳動的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有時病人描述為心累、心慌等;健康的人一般僅在劇烈運動、精神高度緊張或高度興奮時才會感到心悸,屬於正常情況。而在某些病理情況,比如心率過快、過慢以及有過早搏動,患者主要症狀即為心悸。 很多人認為心悸胸悶是好發於老年人,可是現在發現很多年輕女性也常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而且很多還查不出來原因。一般來說,年輕的女性發生心悸胸悶仍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未發現器質性的病變,那就要加強體能鍛鍊,學習調整生活工作的心態,保持心情舒暢,就可以有效的治療心悸胸悶了。 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疾病中常見的急症之一,也是器質性病變須優先排除的。心肌梗塞是血栓阻塞心臟血管而造成的;血管阻塞一定時間後,便會造成心臟肌肉壞死,進一步引起心臟功能受損,嚴重者還會產生休克。有胸痛、胸悶、呼吸困難、 頭暈、疲倦、冒冷汗、心悸、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等情形的人要小心,這些徵候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症狀或前兆,應趕快就醫檢查,透過詳細的病史,身體及抽血檢查和心電圖、X光等檢查,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 另外,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大者、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中膽固醇過高、腎功能不全、抽煙、冠心症家族史,危險因子越多,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就越高。因此預防心肌梗塞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嚴格控制這些危險因子,包括避免體重過重與抽煙、適度運動、飲食控制、與高血壓、糖尿病、血中膽固醇過高的治療與追蹤,並養成定期做身體檢查的習慣,預防勝於治療。 若排除了器質性病變,那就要考慮現代人最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了。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長期累積壓力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因素之一,這是普遍觀察的推測,當然造成的原因還有很多。改善方法就是平時的生活形態應適度地修正。如:如不抽煙、不喝酒,不自行服用藥物、或其他刺激性物品(如咖啡、茶、巧克力,或任何含咖啡因的飲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勿熬夜加班,並保持好心情。另外養成定時的運動習慣,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也可紓解壓力,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心悸、胸悶的發作。 不論造成胸悶心悸的原因為何,建議大家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可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果。 文章網址:http://www.cathay-hcm.com.tw/Health/post/6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