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小說] 失控的同理心 作者:保羅‧布倫 (繁_EPUB)

  [複製連結] 查看: 2395|回覆: 17|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kevin5441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21-4-28 00:3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kevin5441 於 2021-4-28 00:42 編輯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42碎鑽 +44 經驗 +1 幫助 +46 收起 理由
kendoss + 1 + 1 非常讃
wansue + 1 + 1 非常讃
huealv + 1 + 1 非常讃
takumiwu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bcafe + 3 + 5 主題已審過,感謝您對小說版的貢獻!.
mightliu + 1 + 1 非常讃
JL.潔林 + 1 + 1 非常讃
petwang + 1 + 1 非常讃
chou6372 + 1
sagan + 1 姐很想給你一個吻,但不現實,還是給分吧.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10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17
ak850215a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4-4-9 00:35
感謝樓主提供的實用書籍,這本書所探討的"同理心",對於我們日常生活影響甚劇,希望讀後能對於同理心有不同以往的感受與想法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Goman1234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4-4-8 21:19

本帖最後由 kevin5441 於 2021-4-28 00:42 編輯



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


內容簡介

★耶魯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30萬人次
★全球開放課程最熱門的講師
★最新社會心理學論述,顛覆你我對和諧人際的認知

當同理心變成理盲濫情,當周遭充斥正義魔人與網路公審……
我們不只要有同理心,更要講道理

----------------------------------------------------------------------------
人往往依偏好選擇同理對象、用暴力發洩同理情緒,你以為同理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事實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對各種社會事件的反應深受同理心的影響,也就是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感受他人的感受的能力。多數人都認為同理心是善行和道德的驅動力。我們往往覺得,同理心的唯一問題,就是同理心不夠。

但在本書中,作者要帶我們檢視所謂的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它可以是讓人快樂的來源,也是人際關係很有價值的一面。它可以驅使我們去做好事。但整體而言,它卻不是一個好的道德指引。

同理心怎麼會讓我們做錯呢?簡單地說,同理心是將關注焦點放在眼前一群特定的人。我們比較關心他們,卻對自己行為的長期後果無感,也對那些我們無法同情者的遭遇盲目。同理心是帶有偏見的,會把我們推往狹隘或種族主義。它也可能引起暴力,我們對和自己比較親近者的同理心,往往會導致戰爭或敵意。它也會讓我們的情感耗竭。

同理心會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在公共政策和各種關係中,做出不符合道德的選擇,或受情緒主導而無法將利益最大化。同理心其實是一種反覆無常且非理性的情感,很容易受偏見所誤導。它會打亂我們的判斷,反而導致殘酷的行為。

本書提出許多開創性的科學證據,主張個人或國家許多錯誤的決定,從要捐錢給誰到決定要不要開戰,從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到要把誰關進牢裡,常常是受情感所驅動。若把同理心拿掉,說不定我們的決定會更清楚、更公平且更符合道德。
究竟同理心為什麼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與行為?

首先,是選擇性。世上的苦難何其多,為何我們只關心或特別關心某些事件?這是媒體報道覆蓋率和「可辨識受害者效應」(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所造成的現象。媒體對事件的廣泛報導,更容易觸動人們的惻隱之心。二○○五年,美國少女 Natalee的失蹤事件引起美國全國關注,該事件的報導時間遠超出同期在蘇丹發生的種族滅絕。過去三十年,美國發生六場大規模槍殺案,造成五百人死亡,但其實只占全國死於謀殺人口的 0.1%。

另外則是「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受害者的具體形象,是醞釀同理心的重要元素。經濟學家 Thomas Schelling 早在四十五年前就以一個傳神的例子說明這個概念︰「假設一名六歲小女孩需要好幾萬元動手術,好讓她的生命可以捱到聖誕節,郵局一定會被一個個塞滿錢的信封給淹沒。但假設報道寫的是,再不推行銷售稅籌集資金,曼徹斯特的醫院便無法運作,屆時死亡率將明顯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會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有了名字和故事,受害者似乎更顯可憐。通常有具體受害者才能牽動同理心。

其次,同理心容易讓我們重視個體勝過群體。人們對於有魅力的人、和自己相似的人,或具有同樣種族或國家背景的人,會產生更多同理心。研究發現,人們在觀看一系列面孔的照片時,會對與自己同樣種族的面孔產生較多同理心。我們對一個個體愈了解,對個人的關心愈會勝過群體。

同理心也會導致殘酷或侵略性的行為。憤怒和同理心有許多共通點,其一是在碰到可感知的不平等、殘酷或不道德後所產生的反應。許多目睹犯罪或不公不義的人都會對受害者產生深切的同理心,想要替受害者討回公道或報復犯罪者。而研究顯示,天生比較有同理心的人如果看到陌生人受苦受難,會出現更侵略性的行為。

本書希望告訴大家,幫助別人不只用心,更要用腦。同理心不該只是一種感性的情緒,亦要有理性的思考。而實際將同理心付諸行動的時候,要運用腦筋將所行之善「最大化」,亦即所謂「有效利他主義」。如果我們理性運用同理心,大眾論述也許能更公平、更符合道德。如果我們能真正體會,失去一百條性命比失去一條命更加嚴重,如果我們能認同,遠在他國、和我們看起來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的性命跟我們的家人一樣重要,那麼政策就能有所改善。


★同理心是我們的文化中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布倫教授將它拉下聖壇,做了一番生動又有趣的重新檢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挑戰你我思維……在這個「後真相政治」的時代,本書是對真相的疾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巧妙的反同理心論述……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清楚點出了人類基於良善用意卻可能造成的風險與危害。 ――美國網路媒體Vox
★挑戰我們一直以來視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重要理念……將完全顛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你自己的道德感。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
★布倫教授無疑是對的,訴諸同理心確實帶來不好的政策。同理心可以驅使我們關心別人,但還需要理性幫助我們建制與施行旨在減少苦痛的公共政策。――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同理心不是洪水猛獸,但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就未免捨本逐末了。因此,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可能不是一味的歌頌讚美……在感同身受之餘,還要有出色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對別人的際遇,我們要懂得克制情緒反應,但不失憐憫。如此,我們追求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滿足感,而是人類社會長遠的進步。――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就是Paul Bloom流暢的文筆、犀利的文字及說服的功力。他在每一章節中對同理心的正反辯證,真是絲絲入扣,每句話都鏗鏘有力,每一個實例都分析詳細,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思維走,進入理性思考。――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保羅‧布倫Paul Bloom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講授的線上開放課程選課人數突破三十萬人次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Goman1234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4-4-8 21:17
人往往依偏好選擇同理對象、用暴力發洩同理情緒,你以為同理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事實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a0808123a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11-23 12:32
謝謝樓主分享,到底同理心該不該無限上綱,值得省思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lauloud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11-21 22:03
非常具有意義的一本書謝謝分享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shana022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11-21 21:24
感謝分享,好人一生平安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balala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2-12-5 18:11
鄉民的正式到底是不是正義?
或者只是從眾效應的一腳?值得深思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jennyshung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2-11-30 16:24
如何有效的平衡同理心及尊重差異是重要課題,感謝樓主的分享。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yui78955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2-10-24 0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wuchendj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1-4-29 11:04
確實現在都是網路公審,來學習一下專家怎麼說


您好!您暫時不能瀏覽帖子的全部內容,請 登錄 | 沒有帳號? 註冊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