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查不到畸形兒都是醫生的錯?
2014年01月17日13:15
作者:伊達政宗(醫師、自由作家)
我覺得這是個悲劇。絕對是!只是我想從全民健保的角度,來檢視這一事件。
健保對於孕婦產檢有自己一套標準,在懷孕的不同週數有不同檢查,以及不同部位的檢查。依據健保署規定制式的表格申請所謂的點數,才可申報健保費。2D超音波即為其中一個基本項目,而且是非常不精準的一個檢查 (受制於醫師經驗,胎兒姿勢,測量誤差,正常變異,與妊娠週數問題)。一般在執業上,若檢查中無重大異常,就會視為正常,而下一次檢查時也就常會跳過這個項目 (因為基本上也不在健保規定的名單上)。或許連續八次都是「正常」的報告,只代表第一次是正常的。
另外,要是中間才發現異常呢?依照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規定,人工流產應於妊娠24週內施行。而且醫師有義務在發現胎兒不正常時,將實情告知本人或其配偶,並依其必要性勸說施行人工流產。我想一般人在面臨畸形,或許是採取人工流產 (墮胎) 策略。又或許有些更細部的檢查,如3D, 4D彩色超音波,高層次高解像力超音波,或其他技術才能準確看到,而這些都是自費項目。而且當民眾面對醫師某些「懷疑」想做自費項目後,又得到一張「正常」報告時,是什麼心態?懊悔多花錢,還是幸好沒問題?
此案例與其社會輿論的一面倒,必然讓防禦性醫療更加鞏固,進而讓欲投入此科之年輕醫師卻步。此謂「社會之大不幸」。該醫師有錯,絕大部分的錯不是在於醫術方面的疏失或是不當處置,而是在於沒有「多走一里路」,被健保牽著鼻子走。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