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Intel Atom在2008年正式在市場上銷售,最先出現的系列為Atom Z5xx系列,目標市場為當時的MID。接著出現Atom N2xx與2xx系列,主要搭載在小筆電上;當年年底則是推出了Atom 330,除了是雙核心的之外(2顆CPU晶粒封裝在一起),更支援了64bit。
貧弱的顯示效能另外一方面,Intel在前幾代Atom搭配的GPU一直都處於貧弱的狀態,剛開始的Atom根本無法順暢播放1080p的影片;後來升級了PowerVR核心的GPU,支援1080p影片播放,但3D繪圖能力還是「幻燈片」狀態,幸好NVIDIA的ION彌補了Atom的空缺。
失去了小筆電這塊餅,自然要去找其它食物來吃;其實近年來Intel為了防範ARM進入低階伺服器、網路儲存裝置的市場,推出Atom上陣殺敵,除了節能效果逼近ARM的處理器之外,更可直接沿用為X86架構撰寫的軟體,減少轉換陣痛期。
Atom的新戰場
跟消費市場比較相關的,就是近期蓬勃發展的手機與平板裝置。搭上微軟的Windows 8上市,各家廠商也都推出所謂的「變形筆電」,螢幕與鍵盤可分離,欲在iOS與Android市場中分1杯羹。可惜市場對Windows 8的市場接受度不高,加上變形筆電雖比傳統筆電續航力長、平板模式比筆電輕盈,但價格偏高、運算效能不夠的情況下,市場反應冷淡。若是Atom搭上Android系統呢?這樣子有搞頭嗎?依照Android對於硬體需求不大的情況來說,似乎是合理的行為。好吧!Android日益肥大也是事實。
Atom手機反應普通
採用Atom的Android手機,其推出時間比Windows 8版本還要早,早在去年4月就與印度電信商Lava合作推出XOLO 900。說是合作,其實就只是拿Intel的公版機印上XOLO的圖案就拿出來賣了,外型十分的有「工程」感。
另一台Intel手機就是聯想所推出的K800,外型上雖也是菱菱角角的設計,但至少是重新設計過的產品,就曾經握過的手感來說,的確是款成熟產品。可惜K800僅限中國地區販售,Andorid介面也深度客製化,有點認不出這是款Android手機,內部也沒有Google Play軟體商店。
今年3月中旬,Lava開始發售XOLO X1000手機,採用4.7吋1280 x 720螢幕,以及Atom Z2480 2.0GHz的版本,價格約369美元左右,折合新台幣約11,000元出頭,價格上十分具有吸引力。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