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娛樂] 【還有什麼能吃?】岳明國小:蔬菜自己種 再也不挑食

[複製連結] 查看: 187|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245106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9 01:1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7月9日 上午12:16

【實習記者林寬宏專題報導】依山傍海的宜蘭岳明國小,是一所全校人數不超過百人的小型學校,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緊鄰國家級溼地「蘇澳無尾港水鳥保護區」,靠著「社區就是大自然教室」的理念,結合周圍港邊社區、小農,課程設計納入溼地、海洋生態,還有當地傳統牽罟捕魚、沙地種植整合進特色課程,曾獲行政院國家教育永續發展獎、教育部評鑑特色學校特優。
岳明國小設計了一套漸進式課程,推廣食農教育,在校園內設置堆肥廁所、蚯蚓房、種苗屋、瓜棚架與循環型的小農園,讓低年級學童從觀察豆苗開始,一路到中年級的蔬菜種植,高年級則挑戰稻米實作。從整地、插秧、除草到最後的曬榖,小朋友全程參與稻作一期的生長流程,透過友善環境耕種,體認食物與大自然的聯繫。

二年忠班導師吳慧娟發覺,原本不愛吃青菜的學童,自己培育豆芽、蔬果後,往往都會將營養午餐中的綠色蔬菜一掃而空,有效改變學童挑食的習慣,而廚餘量也明顯減少。
出身蘇澳的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表示,「學田米」計畫推行源起於學校每年都會向外界募款,買腳踏車送畢業生,做為國中上學的代步工具。黃建榮憂心募款並非長久之計,決定捐出自己的1.3分地(一分大約為3百坪),讓學生種植稻米,靠自身力量募款,取名「學田米」,是意味學童第一次學習種田產出的米。
黃建榮今年還申請農糧署的「深度米食推廣──學童種稻體驗教育」計畫,向鄰近小農租地,將水田面積擴至5分多。此外,岳明國小還會在暑假期間辦理學田米夏令營,課程除了體驗人工割稻、曬榖活動外,更與社區居民合作,學習米苔目、爆米香、麻糬米食加工,傳承在地文化。
岳明國小也配合宜蘭縣政府推動的「在地食材計畫」,透過校園營養午餐與社區小農合作,但當地小農作物無法量產、也不夠多元,學校主要會在每週二的蔬食日,透過換菜、加菜來達到地產地消的目的,拉近學校與社區民眾的距離。

來源:YAOO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tangiuanbor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