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3月10日早間消息,據國外媒體週二報導, Google (微博)最近似乎停止了對其他公司收購。 Google 2011年期間收購的公司數達到破紀錄的79家,但從2012年以來 Google 還沒有收購過任何一家公司。
Google 最近一次公佈收購消息是在2011年12月13日,當時 Google 收購了餐飲推薦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Clever Sense。 Google 發言人也對外確認,自從這筆收購交易完成後 Google 就再也沒有新收購任何公司。
據消息人士透露, Google 日前已經暫停了所有收購計劃,主要因為公司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希望 Google 能夠專注於核心產業的發展,並在努力精簡其它不相關的部門。此外,年初的“季節性差價”也是 Google 推遲收購計劃的原因之一。該消息人士指出, Google 已經有了新的收購對象,預計未來幾週將會對外進行公佈。
去年,佩奇圍繞Android、Google+、YouTube等七個業務制定了公司的發展計劃。因此,消息人士認為, Google 最新的收購目標也會圍繞著該發展計劃展開。
佩奇自去年4月接替前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任 Google CEO以來,對公司的收購方式進行了調整。佩奇要求 Google 在收購一家企業時,除了在公司內部有堅定的支援者之外,此外還必須獲得對應的產品領域主管的批准。
另一個讓 Google 放慢收購腳步的原因是 Google 企業開發團隊的一系列離職事件,自從2008年 Google 企業開發團隊的大衛‧拉維(David Lawee)離職之後,該部門已經先後有多位高管離職。去年Groupon挖走了傑森‧哈爾斯坦(Jason Harinstein),Facebook招聘了阿明‧祖佛奴恩(Amin Zoufonoun),而另一位高管尼拉其‧奧羅拉(Neeraj Arora)則離職加盟了一家初創流動消息企業WhatsApp。
而還有一個影響 Google 收購的原因是, Google 目前正在盡全力完成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微博)流動的項目,這筆交易尚未完全結束,但是預計將很快完成。
目前收購在高科技企業裡面非常風靡。包括團購網站Groupon以及職業社交網絡LinkedIn都在積極進行收購,Facebook甚至在提交IPO(首次公開招股)的同一天還收購了一家公司,並且在提交S-1報告的時候才對外披露,但是還是沒有對外披露這家公司的名稱和細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