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曾發生食物過敏者有食道炎風險

[複製連結] 查看: 30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977111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31 12:4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曾發生食物過敏者有食道炎風險
  一篇新研究顯示,成長期間有發生食物過敏者,後來可能會對該種食物發生嗜酸細胞性食道炎。
  
  賓州費城兒童醫院過敏科主任Jonathan Spergel醫師表示,這些病患2-4年後因為不同的過敏又就醫。他們一開始是對某種食物發生過敏性休克,現在則是食道腫脹。
  
  Spergel醫師在美國過敏、氣喘、免疫學院2014年會發表研究結果。
  
  嗜酸細胞性食道炎的特徵是食道組織出現大量嗜酸性細胞這種白血球,引起發炎或腫脹,症狀包括腹痛、難以吞嚥和嘔吐;腫脹嚴重者還足以造成食物嵌塞。
  
  最近的研究認為,嗜酸細胞性食道炎的機轉與免疫球蛋白E無關;免疫球蛋白E是一般食物過敏的關鍵調節因子。
  
  為了瞭解嗜酸細胞性食道炎病患的食物過敏發生率,Spergel醫師等人研究了1025名治療此病症的孩童。
  
  其中425名孩童確認對某一特定食物過敏,若某種食物被移除之後即無嗜酸性食道炎症狀、或者加入飲食後引起症狀復發,則被視為引起該症狀的原因。
  
  這425名孩童最常見誘發症狀的食物是牛奶、雞蛋、小麥與大豆。
  
  總共有17個病患在長大後對引起食物過敏的相同食物發生嗜酸細胞性食道炎,牛奶、雞蛋、小麥與大豆仍是這類患者的最常見誘因,其中94%的病患患有過敏性疾病。
  
  研究者指出,2名孩童發生食物過敏時的食道切片是正常的,當他們長大後,飲食中再度有該項食品時,他們對相同食物發生食道炎反應。
  
  北卡羅來納兒童醫院主治醫師Wesley Burks指出,這篇研究聚焦在有食物過敏情況下自然長大的病患,但是,進行食物過敏口服免疫治療的病患仍約有10%-15%也發生食道炎。
  
  Spergel醫師表示,醫師對於有食物過敏史的病患,應有嗜酸細胞性食道炎症狀之警覺,當病患在有牛奶或花生過敏的情況下長大時,要注意他們在2個月或半年後因為腹痛和類流感症狀而再度就醫時,醫師必須回顧並探討是否是這些之前不能吃的食物引起了新症狀。
  
  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教授Hugh Sampson醫師表示,Spergel醫師有一個很好的觀點,就是目前可耐受某種食物不意味著絕對安全。
  
  Sampson醫師推論,對特定食物過敏的病患可能一開始就容易發生食道炎,但因為他們避免吃該種食物而不知道會有這種狀況。
  
  Spergel醫師表示,食物過敏患者如果後來對這些食物發生食道炎,應再度避免吃它們。他指出,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吃小劑量皮質類固醇或者吸入皮質類固醇氣喘藥物。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幫助 +2 收起 理由
tangiuanbor + 1
my543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