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布魯姆是當代最重要的批評家之一。
讀過他書的人——哪怕是一本書中的一個章節,應該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布魯姆真是個熱心的讀者。也許用「熱心」形容太過保守,而應該用「狂熱」。無論你同不同意他對某部作品的評論,讀他的文字,很容易讓你燃燒起閱讀的欲望。
哈羅德·布魯姆是個對閱讀有著明確原則的人。當然,將「閱讀」的擴大一些來看,其中也包含著「批評」。哈羅德·布魯姆反對流行的批評理論,如女性主義批評、拉康的心理分析、新歷史主義批評、解構主義等,而主張「審美性」閱讀,讀書的目的為的是「自我增強」,瞭解自我的真正利益。這種增強,應當是多方面的。我們在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可能獲得知識、觀點,但更重要的也許是審美經驗、對複雜人性的瞭解、對自我內在認知的提升。
布魯姆提出了五個閱讀原則:
第一條是:清除你頭腦裡的虛偽套話。也就是在閱讀文學時,拒絕用各種主義和價值去衡量,而是用「整個人」,用心去感受。其他的原則也很有啟發意義。
也就是,不要把某個主義或特定文化視角套在文學作品上。
第二條是:不要試圖通過你讀什麼或你如何讀來改善你的鄰居或你的街坊。
閱讀應該指向「自我改善本身」
第三條是:一個學者是一根蠟燭,所有人的愛和願望會點燃它。
雖然閱讀指向的是「自我改善」,但如果你成為一個真正的讀者,那你便會成為別人的啟迪。在這裡,布魯姆用他自己作例。作為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閱讀者,他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別人。儘管有不少人反對他的批評觀點,但他的有些書在美國非常暢銷。
第四條是:要善於讀書,我們必須成為一個發明者。
要創造性閱讀,要相信自己的天賦,而不以哪種批評標準為準則,因為“美學沒有絕對的標準”。但與此同時布魯姆也提醒讀者,這種創造性閱讀,這種可以自我信任的資本,是需要多年的深讀才可能達成。
最後一條是:尋回反諷。
對於很多大作家來說,反諷是極為重要的表達方式,而在布魯姆看來,意識形態對理解和欣賞反諷的能力特別具有殺傷力,因此他將尋回反諷作為閱讀的一個原則。如果想理解艾米麗·狄金森、湯瑪斯·曼這樣的作家,不理解他們的反諷就無法理解他們的作品。
這本書大部分編幅教你如何讀,用眾多的樣本和例子來示範:短詩或長詩;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和戲劇。所選的作品,不應當做必讀之書的唯一清單,而應視為最能說明為什麼要讀的作品的抽樣。最好是把善於讀書當成一種隱性的原則;最終,當你的自我完全鑄就時,就不再需要方法了,而只有你自己。
今日問題:
布魯姆眼中好的短篇小說的標準是什麼?
短篇小說要在較小的篇幅中呈現完整的故事,在布魯姆看來,優秀的短篇小說家就是用有限的篇幅卻能給我們諸多快樂和憂傷之感,並且在結局時給我們無限思考的樂趣。
你能看出作者布魯姆最讚賞的是哪位短篇小說家嗎?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與莎士比亞之間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同莎士比亞一樣能夠重新發現人,把平凡事物中的神秘性向我們展示。
為什麼說屠格涅夫和契訶夫都是天賦很高的作家?
都是能夠將風景和人物完美契合。他的小說形式上精緻,思想上清醒。
海明威的大師才能體現在哪裡?
在短小的篇幅中放入了非常多意味深長的東西。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