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觀念/理論] 請停止鍛煉 開始訓練

[複製連結] 查看: 81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umpting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20-5-9 11:0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這是一篇改變你對健身看法的文章:請停止鍛煉 開始訓練
(文章出處: 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30/1402804.html)

這些年我待過不少健身房,遇到不少朋友,他們練的很勤快,經常來健身房,但是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他的身體還是當初的樣子,沒有絲毫的變化。

大家熟悉了以後,他們也常常會苦惱地問我,「楊哥,我的問題出在哪裡」?

一個最簡單的可能原因在於,你只是在鍛煉,而不是在訓練。

鍛煉和訓練的區別在哪裡?

每當這時,我會問他,「你來健身的目的是什麼?」

他遲疑很久,「我不知道,動一動,出出汗?」

那麼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還想奢求身體會出現怎麼樣的進步和變化呢?

訓練一定是有明確目的,以及與目標匹配的最佳手段,無論你的目標是形體,力量,增肌,減脂,都是如此。

有很多朋友去健身房,看到跑步機是空的,哎我今天跑步吧,第二天看到一位大哥卧推很厲害,真羨慕他的大胸肌,哎我也去練卧推好了,第三天看到團課里有不少青春美少女,又跑過去跳團課。

沒有明確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練什麼,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這叫做鍛煉,而不是訓練,它也是常去健身房,但是沒能取得進步,最常見的一個原因。

訓練的目標,需要與你的訓練手段相匹配

鍛煉是盲目的,不清晰的,而訓練則不同,指向非常明確,而實現目標的路徑,也往往會有一個最優解,我們需要不斷去尋找和實踐這個最優解。

這就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做準備,與常說的「健身先健腦」,一個意思。

比如說,你的目標很明確,想要減肥,但是不去從飲食上去下功夫,只是來健身房悶頭出汗。

——然後你變成了一個有力氣又靈活的胖子,但是肥肉紋絲不動。

因為對於減脂來說,最根本的主導是飲食當中攝入的熱量,相比你每天的消耗,有一定的熱量缺口,那麼身體就不得不動用儲備的脂肪來分解供能,彌補這個缺口。

比如說,想要增肌的,不知道漸進超負荷,每天都只是用同樣的重量,舉相同的組次數,讓肌肉「力竭」「充血」。

——然後你獲得了短暫的「我變大了」的虛假安慰,一個小時後肌肉不再充血,你又被打回原形。因為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的身體,總是傾向於減少能量消耗的,這時幾百萬年來形成的生物本能,而肌肉這樣的耗能大戶,如果不給它越來越大的壓力和刺激,來逼迫它不得不增長,那麼它壓根就沒有必要增長。

一文看懂肌肉增長的原理,讓增肌事半功倍!

想要練腿的,天天去做腿屈伸,但是從來不記得要去練後側鏈的腘繩肌和臀大肌。

——然後你獲得了一個強壯的股四頭肌,以及孱弱的後側鏈,它們無法平衡強壯的股四頭肌,所產生的拉力,它會讓你的膝關節無法保持在中立的安全位置,十字韌帶,髕骨、髕韌帶都將受到更強的拉力的應力,發生損傷的風險就越來越高。

於是你的身體為了避免損傷的風險,會主動限制股四頭肌的肌肉力量進一步發展,這就是很多人天天猛練一個部位,但是增長很慢的原因,就在於忽視了拮抗肌的平衡發展,身體出於自我保護,會限制你進一步的增長。

等等等等。

那要如何去做到「訓練」而不是「鍛煉」

先明確具體目標,把目標分解,然後儘可能地去做好詳細的知識準備,找出最合理的路徑。

舉個例子:我想保持健康,安全地減肥,那麼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每周不超過0.9kg的體重下降,是比較安全的閾值;

—那麼每天的熱量缺口不能超過300kcal,否則就變成節食了;

—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均衡健康的飲食結構里,碳水、脂肪、蛋白質這三個供能營養素的比例大約是55-60%:25-30%:15-20%

—我還要安排一定的運動,對業餘愛好者而言,每周3-4次為宜,低於2次,效果不佳,而超過5次,不容易恢復。

—我體重大,跑步對膝蓋和腳踝來說衝擊比較大,那麼我可以做無氧訓練來增加熱量消耗。

—我得仔細每周的飲食和訓練計划了。

上述每一個環節裡面,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學習健身知識:適合新手的入門書籍推薦

對於大多數業餘健身愛好者而言,如果你沒有一個高水平的教練,能夠時刻給你提供規劃和指導,那麼取得進步的唯一辦法,就是自己不斷通過網路、書籍,去學習健身知識,而不是只顧埋頭「鍛煉」。

記住:

當你準備健身時,「做」比「想」重要的多。

當你已經在健身,「想」比「做」重要的多。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健身小食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