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台中人骨化石 母嬰相擁4800年

[複製連結] 查看: 28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weiyuan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6-4-28 09:1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sweiyuan 於 2016-4-28 09:18 編輯

來源:自由時報 2016-04-28

母親看望子女模樣好深情


〔記者蘇孟娟、吳柏軒/綜合報導〕碳十四檢測確定,台中市去年出土的「安和路遺址」人骨已經有四千八百年的歷史,是中部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早中時期人骨,「顯示台中已至少有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一對母子骨骸顯露「母親深情望子」景象,更成為母親節前夕的熱議話題。


台中市前年開始陸續在台灣大道、安和路與朝馬路交會處,發現包括陶片等大批考古文物,之後挖掘出四十八具人骨,更發現墓葬群,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指出,該批考古人骨經碳十四年代檢測,確定是屬距今四千八百年的年代,是台中截至目前發現最早的史前人,也是中部地區首次發現新石器早中時期的人骨,讓台中市的史前史往前推移到五千年前。

中部地區發現最早史前人

屈慧麗指出,這四十八具出土人骨,最特殊的是葬姿幾乎皆採「仰身直肢」葬式,與台中市惠來遺址採「俯身」葬式大不相同,再從陶土繩紋等細節判斷,應是比惠來遺址及牛罵頭文化更早的大坌坑文化時期,而且出土文物中甚至發現不少鯊魚牙齒等,一具男性遺骨頸部置有鯊魚齒形玉飾,顯示他們的生活圈距離海岸線相當近,應是實力堅強的航海一族,至於當年的地貌應與今日台中很不一樣。

「安和路遺址」出土人骨中,有一具成人遺骨左側伴隨嬰兒遺骨,成人似用左手托住並低頭俯視嬰兒的姿態,最受矚目。屈慧麗說,遺骨的特徵顯示應是年約廿到廿五歲的年輕女性,約五十公分的嬰兒,從身長與骨骼狀況判斷約是出生六個月內,推測母子可能因病或天災過世,親人不但讓母子同葬,更以母親看顧子女的姿勢下葬,或許是盼讓母子延續親緣,也讓五千年後的人們看見亙古不變的母愛。

安和遺址應屬新石器時代

台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化石是「澎湖原人」的下顎,由漁民在台灣海峽澎湖水道海底打撈上岸,研判距今約十九萬到四十五萬年前,屬於舊石器時代的「直立人」;台灣最古文明則是「台東長濱文化」,距今約三萬年前,位在台東長濱鄉八仙洞遺址,可惜沒有人骨;早期學界多視台南的「左鎮人」為台灣最早人骨,原本估計距今兩萬年前,後經碳十四測定修正為僅三千年前。如今台灣最早人骨,為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裡出土的人骨,距今約五千年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臧振華認為,安和遺址的人骨可能與「南科遺址」的年代相近,都屬於人類演化裡的「智人」,活在新石器時代。台灣是東南亞海島文明的發源地,五、六千年前,也是南島語族向海外拓展的時間,安和、南科出土的人骨遺骸,可能是當時從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延伸過來,之後再往東南亞發展。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