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stlitwn 於 2015-6-8 10:18 編輯
前幾天我同修,上完佛學課,回來分享上課心得。
她提及,今天有安排一位師姐,在上課的最後一堂課,分享她的心得。
事實上我早就認識他們,約3年前有次大堂分享,那位師姐的師兄擔任主持人,問大家除了擔任體制內義工外,是否還可做些甚麼?
我代表我那一組發言;我說道:擔任 荒野協會-特工坊的義工,是不錯的選擇。特工坊服務的對象,為肢體或者心智上有缺陷的朋友。他聽我說起,也沒進一步問起這個單位的屬性。
我發完言,坐下來。他突然問我,我的心境為何?我答【晴時、多雲、偶陣雨】,因這些朋友,情緒是很難掌握。我也很訝異,為什麼突然會問我這問題!
隔了1-2年,在一次課堂上,他來分享人生經驗。才知道他家有一位自閉兒,在小孩子出生之前,他們夫妻,無論學歷、工作...都是令人稱羨。小孩出生後,全家變了調。求助醫學,民間療法... etc. 都無效。
最後才到法鼓山,找 聖嚴法師幫忙,開始信佛,漸漸走出陰霾。也很巧,遇到了大學的同學,在法鼓山出家。
藉由學佛的方法,轉他們心境,不要陷入自我困境中。現在這個階段,他們還會帶小孩日本去玩。他們最大的困擾,是小孩脾氣起來,就會直接躺在大街上。有一次小孩牌氣又來了,師姐就提議,全家就一起躺在大街上,他兒子後來覺得無趣,就站起來了。那次去日本,小孩也發生同樣狀況,只好跟路過的人,告知這狀況。他小孩現都已30好幾。
在學佛的過程,他們漸漸地走出這個困境,覺得要讓小孩能夠自力更生,所以他們成立了【愛肯樂活工場 -I CAN】,做饅頭。
同時也接引、幫助其他自閉症的家庭,讓他們一起加入做饅頭,讓他們有一技之長,能夠自力更生。他們則從旁協助,讓他們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學習也相互激勵。
要自我面對自身切身困境,是不易走出。當嘗試走出,協助其他相同遭遇的家庭。透過相互扶持,從中找到內心精神支柱,這不就是[自利利他]最大力量嗎?
財團法人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愛肯樂活工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