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shuwingpang 於 2014-8-12 06:42 編輯
(一)發現子女濫用藥物,家長該怎麼辦?
對家長而言,照顧兒女成長及各方面的需要,已是一件殊不簡單的事情,
若遇到子女濫用藥物,家長即時的回應往往是不知所措,手忙腳亂。
一般人面對難題時,傾向全神貫注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忽略了事情所帶來的情緒及反應。
其實,恰當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及反應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冷靜的頭腦,才能找出有效的處理方法。 以下我們嘗試協助家長了解自己在面對子女濫用藥物時可能引起的情緒及反應,並從中掌握父母在協助濫用藥物子女的過程中需注意的地方。 正常的情緒 知所反應 宜 | 忌 | - 要紓緩情緒~
可以深呼吸和放鬆身體肌肉以達致鬆弛的效果,好讓自己保持頭腦清醒去面對問題。
- 要面對現實~
要收拾心情,為子女提供實質的援助,與他們一起克服戒藥的困難。
- 要有「可變」的信念~
子女的濫用藥物行為可能已成為習慣,要改變一個習慣並非三朝兩日的事,必須相信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與耐心,將可改變子女的濫用行為。
- 要尋求支援~
要打開困局,就要善用資源,單打獨鬥,可能會拖延解決問題的機會。
| - 不要壓抑感受~
那只會加深內心的傷痛,找一個可信任的人分擔你的不安情緒,同時要讓子女明白你關心他們。
- 不要自欺欺人~
別以為拒絕接受問題的真相,就可以逃避現實。
- 不要反應過激或威嚇~
以免增強子女的反叛性,因而斷絕與他們繼續交談的機會,以致無從入手去協助他們。
- 不要針對人~
讓子女明白你不喜歡的是他們濫用藥物的行為,但你不會針對他們,亦不會放棄任何可令他們變好的機會。
- 不要輕言放棄~
戒藥及康復需要耐心、毅力與時間,即使子女再跌倒,也要再接再勵,繼續支持與協助他們。
|
掌握自己的情緒及反應只是協助子女的第一步,接著,家長可能要做足心理準備,逐一克服子女在戒藥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這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 由懷疑至確定子女濫用藥物; (二) 激發戒藥動機至接受戒藥服務; (三) 由斷癮至預防再度濫用; (四) 保持操守至重建新生活。 父母在不同的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困難,亦會有不同的心聲,我們的社工對此特別作出誠意的分享及建議,讓父母更有信心地面對子女的濫用藥物問題。
(二)由懷疑至確定子女濫用藥物 父母心聲 | 分享及建議 | 我尚未証實阿仔有否濫用咳水……,但教我怎能不擔心、不緊張?我為了多了解他的情況,惟有不停的追問他!
| 保持冷靜
- 擔心與緊張是在所難免的,但設勿自亂陣腳,要克制自己緊張的情緒,避免對事件太快下結論。
- 要留心觀察子女的表現,同時,亦要表示關心他們的精神及身體健康,而非只關心他們有否濫用藥物的問題。
| 我會傾盡法子去追查真相,甚至趁阿女唔留意時,搜查她的物品及衣服,或者跟她,看看會否有所發現。 | 表示尊重
- 宜避免過分敏感,令子女覺得私人空間受損,並盡量表示支持與尊重。
- 若發現子女有濫用藥物跡象,可嘗試找一個非公開的地方及營造可傾談的氣氛,與子女正面討論有關問題。
| 有時見到阿仔行為怪異,我心裏有很多揣測……,我曾經懷疑他神智出現問題或者「撞邪」。 | 避免對質
- 那可能是受藥物影響後所產生的精神混亂狀態,父母不宜在這情況下與子女正面對質,待他清醒過來再作討論。
- 當家長準備與子女傾談前,宜裝備自己對藥物濫用的基本知識(參考《藥物濫用傳真版》),以便向他們澄清有關的謬誤。
| 明明見過阿女啪丸仔,但她一口否認,我便窮追猛打,繼續質問,她卻死口不認,我唯有提出「驗尿」,作為「呈堂證據」。 | 解除作戰狀態
- 通常濫用藥物的子女只會看見藥物的「好處」,而忽略了它的負面後果,自然也不覺得自己要面對此問題。
- 協助子女處理濫用藥物問題,並非一場雙方的戰爭,嚴厲迫供或用驗尿方法去證明他們有問題,並不等於打勝仗。反之,大家要平心靜氣去傾談,使子女有勇氣去承認自己有濫用藥物,然後再了解他們濫用藥物背後的原因,才能進一步協助他們處理問題。
| 阿仔都承認上了藥癮,我還有甚麼可以做?我恐怕他已經「冇得救」!我覺得很痛心,很難接受這個事實;同時又很「」自己不懂教仔、自覺無能、無助,心情就變得更加焦躁。
|
積極面對問題
- 不少父母都會有類似的感受,遇到情緒困擾時,應盡快令自己鬆弛下來,讓頭腦冷靜,找一位可以信任的朋友或親友,商量應付的方法。
- 走錯一步,並不等如輸掉一生,有人初次嘗試藥物後,不喜歡它的效果,便漸漸地停止服用;有些人則在一段時間後才知「得不償失」,於是放棄,也有些人享受藥物的效果而不肯即時停止濫用藥物。父母需要先了解他們的濫用情況,才能尋求恰當的對策。
- 可鼓勵子女接觸專業社工,以助他們了解自己所面對的困難與服用藥物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
|
(三)激發戒藥動機至接受戒藥服務
父母心聲 | 分享及建議 | 我己經出盡辦法去勸阿仔戒藥,又「」又罵,他都冇反應,使我既苦惱又擔憂,憤怒之餘,亦無所適從,令自己很有挫敗感。
| 摒除情緒干擾
- 不妨讓子女明白做父母的感受,同時亦嘗試了解子女濫用藥物的原因,及他們可能付出的代價,希望從中找出支持他們戒藥的因素。
- 不要氣餒,繼續對子女表示關心,注意他們身心精神狀態的轉變,並找尋適當的機會向他們反映。
- 注意,父母要成功勸喻子女戒藥是一件殊不簡單的事,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敗感,但記住,當父母表現得愈情緒化,子女就愈怕接近他們。如有需要,可考慮找戒藥康復輔導的社工傾談。
| 阿仔承認有食藥,但他堅持尚未上癮,那我應該怎麼辦? | 探討戒藥需要
- 如子女自以為尚未上癮,可叫他們嘗試在一段時間內控制自己的濫用行為,看看他們能否停止或減少用藥的情況。當然,家人在這段時間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亦要留意他們是否有斷癮徵狀(參考《家長手冊(I)》)。
- 如子女能夠停止濫用行為,便需繼續鼓勵他們停藥,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 如子女不能夠停止濫用行為或已出現「吊癮」徵狀,這證明他已上癮,需考慮找社工或專業人士幫助。
| 我可以做些甚麼去推動阿女停止濫用藥物? | 激發戒藥動機
- 避免與子女處於「有問題,需改變」的拉鋸戰中,以防子女陷於「拒絕改變」的抗爭中。
- 可集中於「助長」子女表達改變的意願,先讓子女談談他們所喜歡的人物、事件(包括濫用藥物)和對未來的憧憬,然後再與他們一起探索是否值得為了濫用藥物而失去自己所擁有及追求的,如此反覆討論,有助激發他們戒藥的動機。
| 就算阿仔肯去戒藥,究竟有甚麼地方可以幫他戒呢?我又可以做些甚麼去幫助他呢? | 付諸行動
- 可與子女一起找社工,以助了解子女戒藥的需要和香港現有的戒藥康復服務,然後為他們選擇一間合適的戒藥輔導機構。
- 致電到戒藥機構(可參考本冊子的第18-19頁),說出你的擔憂和困難,看他們有些甚麼可以幫到你。
- 若能勸服子女到戒藥機構求助,家長可代子女致電,並陪同他們到有關的機構,以示關懷和鼓勵。
|
(四)由斷癮至預防再度濫用
父母心聲 | 分享及建議 | 見到阿仔「典癮」,沒精打采,辛苦難堪,心痛之餘,卻又不知如何施以援手......。
| 共渡難關
- 嘗試主動與戒藥機構的社工保持聯絡,先處理自己的情緒,然後了解子女斷癮時會出現甚麼情況,並商討在治療過程中家長應如何與社工合作,以助子女渡過斷癮階段。
- 在斷癮過程中,戒藥者一般會感到異常煩躁及情緒低落,家長宜製造一個寧靜、舒服及關懷的環境,令子女可以專心戒藥。
- 協助子女學習有效的方法以消減斷癮時的不適(例如:沖熱水浴、按摩、做鬆弛運動、......等)。
| 阿仔開始見社工及醫生後已有好轉,那我還有甚麼要做的? | 維繫改變的心
- 可協助維繫子女戒藥的決心,鼓勵他們繼續接受治療,定時覆診,依時服用醫生所開的藥(如有需要)及定期見社工。
- 緊密的照顧與支持,可避免子女因捱不了辛苦,心情煩躁而退出療程。然而,當他們一旦斷癮,清醒過來,卻又可能要面對以前尚未解決的煩惱。這時,父母需嘗試與子女一起面對問題,增強他們的信心與能力。
| 雖然阿仔終於都可以斷癮,但我仍擔心他會再偷食……我向阿仔問多兩句,他就大發脾氣……又怪我檢查他的物件……。 | 避免過敏
- 在這個時期,很多父母依然對子女的一舉一動反應敏感,見子女的表現有少許不對勁,便會很緊張和懷疑他們是否再度濫用;難免對他們實行「每事問」,但卻因而令子女煩厭,所以,做父母的也要經常反省自己是否適當的提點及關心子女。
- 切忌作無謂的猜測。
- 如在處理上有任何疑問,先與社工傾談。
| 我以為阿仔斷癮後,我便可以安心,誰知我發現他又再重食……,我覺得很沮喪,好像前功盡廢,甚麼希望也沒有了。 | 再度振作
- 即使子女偶然再跌了一交(戒藥後再度間歇濫用藥物,但又未正式再上藥癮),家人若能以諒解和接納的態度去面對問題,則有助子女重拾信心,再度踏上征途。
※ 培養可傾訴的氣氛,讓子女感到父母是「有得傾」,「萬大事都有商量」,「可以替他排難解紛」,而並非只會「鬧」。要注意,家人怪責和放棄的態度,可能會令子女有愧於心,以致繼續依賴藥物去解決問題。
- 重食不等如全然失敗,家長應協助子女一起檢討重食的經驗,是否因為舊有問題未解決,新的困難已產生了。當然,父母需鼓勵子女再開始戒藥,繼續見社工,重新編排生活,並參加各類的生活技巧訓練,以助面對將來不沾藥物的生活。
|
以上內容來自: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S33-藥物濫用者中心,文中內容只供參考,部份內容只適用於香港. 如遇上相關問題,應先向有關專業人士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