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夏屬火與心相應 養生重點在養長

[複製連結] 查看: 26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6-12 16:5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夏季氣候炎熱,民眾應適時調整養生計劃。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林曾翠霞醫師表示,夏季不同於春季,養生關鍵在「應心而養長」,建議民眾宜晚睡早起、多曬太陽、適度運動,同時慎防暑熱傷人,以便避免罹患中暑、疰夏等病症。

所謂疰夏是指受到暑熱當道、體質虛弱影響而致病,患者常有胸悶、胃口差、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微熱嗜睡等症狀。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夏屬火,其性熱,通於心,主長養,所以養生著重在「應心而養長」。此外,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這時陽盛於外,而且氣候炎熱、萬物生機旺盛,人體就像萬物一樣處於蓬勃生長的狀態,因此,人們應像花朵一樣拼命綻放,可以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讓身體流汗,以便使生氣得以宣洩。

另外,夏屬火且與心相應,建議民眾在赤炎炎的夏天要重視心神調養,在氣候炎熱環境下更應該調息靜心,不應以熱為熱否則更生熱,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心靜自然涼」,如此心神得以調養。值得注意的是,夏季病菌容易繁殖,食物常常腐敗、變質,所以民眾容易罹患腸道疾病,因此,民眾應講究飲食衛生,同時謹防「病從口入」。

林曾翠霞醫師建議民眾可準備洛神酸梅湯以便消暑除煩、生津止渴、促進食慾、退火開胃,同時按摩內關穴以便防治中暑。

養生宜順應四季變化,春宜養生、夏宜養長、秋宜養收、冬宜養藏,更進一步來說,春季應肝而養生,夏季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季應肺而養收,冬季應腎而養藏。

林曾翠霞指出,洛神酸梅湯需準備烏梅2兩、洛神花5錢、山楂2兩、甘草3錢、桂花1錢、陳皮2錢或話梅5粒、冰糖適量,然後把這些中藥材泡水洗淨後放入藥布袋包好放到鍋中,然後倒入5000毫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半個鐘頭,最後放入冰糖再煮開即可,等涼後放入冰箱冰鎮後更可口。

此外,夏天氣候炎熱乾燥,內火、外火一起攻心容易引起中暑等病症,像這種情況適合按摩內關穴,這個穴道屬心包經,位在手掌後二寸,就在兩筋中間的地方,為心包經的絡穴。


來源:優質幻想鄉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