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淺談老年憂鬱症

[複製連結] 查看: 33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Martin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5-22 20:5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L-Martin 於 2014-5-22 20:54 編輯
摘自老年醫學部 陳有仁醫師演講簡報(2012/3)


案例
       陳女士,72歲,丈夫過世八年。她和過世的先生扶養了三個女兒。都各自有家庭但分居各地。大約每年都會到每個兒女家。平常她則搭捷運拜訪朋友,也會到醫院擔任志工。她喜歡看書、看表演。也很會照顧自己,對營養也很重視,會自己用郵購方式購買維他命,也會閱讀有關草藥的書籍報導。


◎四個月前,她開始發現自己對社交活動和擔任志工失去興趣,覺得所有事情都太花力氣,早上幾乎爬不起來。

◎陳太太曾經到醫院內科求診,但是找不出生理上的原因可能導致她活動力下降。又過了幾周,她經常在半夜醒來,又無法再度入睡,而且在白天感到極度疲憊。

◎她的體重掉了五公斤,整天只坐在電視前,也不在乎看甚麼節目。

◎她認定自己的身體欠缺某種特定的營養,因此訂購了更多的藥草提煉的補充劑



什麼是憂鬱症
  • 感覺鬱卒:傷心、憂鬱、低沉、黑暗或毫無樂趣等字眼。
  • 一般人即使心情憂鬱,通常還能維持日常活動,也可想像這種不愉快的狀態終究或過去。
  • 感覺“憂鬱”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對生命低潮的健康反應

重度憂鬱症標準定義
  • 症狀持續兩週以上
  • 心情憂鬱或無法在生活中獲得樂趣
  • 以下七項至少出現四項
    • –睡眠習慣改變
    • –飲食習慣改變或體重改變
    • –活動力降低或經常感到疲倦
    • –注意力難以集中
    •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過度自責愧疚
    • –特別煩燥或行動速度緩慢
    • –會想到死亡或自殺
  
睡眠習慣改變

  • 失眠,很難入眠,睡的不安穩,經常醒來,或者在清晨就突然驚醒,覺得沒有休息到,無法再度入睡。
  • 有的人表現則是嗜睡。
飲食習慣或體重改變
  • 食慾降低,連平常最喜歡的食物都會覺得毫無滋味,甚至覺得噁心。
  • 可能再短短幾週內體重減超超過九公斤。
  • 偶爾會有患者在食物中尋求慰藉,可能在一個月內體重增加二到四公斤。

活動力降低或疲倦

  • 活動力降低和經常感到疲倦是憂鬱症的重要徵兆。
  • 有些人早上根本無法起床,但會在晚一點時慢慢好轉。
  • 有些人反而在清晨覺得比較舒服,但之後卻覺得越來越疲累。
  • 困倦慵懶是伴隨老年而來的必然現象?

注意力難以集中

  • 老年憂鬱症經常被誤診為阿茲海默症。
  • 憂鬱症:思考緩慢,對話困難,對問題反應遲緩,甚至毫無反應。
  • 患者角度:跟上對話或思考事情感覺像是要穿越黏滯的心靈沼澤,一點小事也要耗費很大的力氣。

毫無價值或過度自責愧疚

  • 『緊緊抓住所有讓她覺得愧疚的事』。
  • 本來已經釋懷或已經彌補的錯誤,讓患者執著的鑽牛角尖。
  • 病態的愧疚感,甚至讓患者覺得不值得再活下去 ==> 此時 請盡快尋求協助 !!!

明顯的煩躁或行動遲緩

  • 痀僂著身子,臉色陰沉,行動緩慢,笨拙,甚至完全動也不動。
  • 坐立難安,來回踱步,搓揉雙手,有過度而不切實際的憂慮。
  • 『在豪宅裡來回踱步,絞著手,不斷說著「我知道我們馬上就要沒錢了」之類的話』。
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 最讓人擔憂的症狀。
  • 如果已經想好了自殺的方法,那就更嚴重了,務必當天送他去接受精神科專業的協助。
  • 憂鬱的人突然很開心,忙碌的拜訪親友,並分送個人物品,整理自己東西,也是嚴重的訊息。
心理與身體的聯繫
  • 大腦運作減緩,腸胃刺激也減緩 ==> 便秘
  • 憂鬱症抑制人體天然分泌的止痛劑 ==> 關節炎的疼痛因此加劇
  • 大腦運作減緩 ==> 不發一語的坐著,眼神空洞的發呆幾個小時
  • 消化系統中內分泌及神經訊號傳導受干擾 ==> 胃口不佳,體重下降
其他憂鬱症症狀
  • 焦慮:易怒,個性改變
  • 疲倦:極深的疲憊感,精力十分低落
  • 性慾低落:性慾是身體分配能量時最先被捨棄的
  • 不明原因的胃痛或頭痛
  • 精神病症狀:聽幻覺,視幻覺,被害妄想

自殺
  • 老年人憂鬱症有自殺傾向的比率比年輕族群高了五倍。
  • 嚴重的憂鬱症患者若自覺身體和情緒都很難受,也不再相信自己會復原 ==>自殺是很合理的選擇
自殺的風險因子
  • 獨居者比較容易自殺。
  • 老年人比較容易遭受親友的死亡,而這種哀傷感與自殺有高度的正相關。
  • 老年人比較容易有身體上的疾病。
  • 記憶力減退、身體功能退化,生活依賴他人。
  • 覺得生活毫無希望。

自殺

  • 任何人如果出現關於自殺的言談,都應該認真重視,並立即尋求專業的協助。
  • 積極治療憂鬱症能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包括對臨終病人也一樣。
  •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憂鬱都不會是『正常的』。

哀傷還是憂鬱

  • 可能引發憂鬱症的最典型壓力源就是親近親友的死亡。
  • 『哀悼』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
  • 哀傷不是一種疾病,但是可能變成疾病。

哀悼

  • 以往:親友死亡哀悼的人若連續三個月出現生活功能不佳,和類似憂鬱症的症狀,才能開始憂鬱症的治療。
  • 近年:如果死者遺屬出現嚴重憂鬱症症狀,就應該及早開始治療。
  • 抗憂鬱藥物有助於解除在哀悼時產生的嚴重憂鬱症狀(睡眠和飲食),但是懷念死者,夢到死者,腦海不斷浮現死者的影像則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治療的好處
  • 部分或全部去除憂鬱症的各種症狀
  • 減少生理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 增進整體的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並提高個人的幸福感
  • 盡可能降低認知障礙

沒有治療的後果
  • 因生理症狀而需要更多醫療服務
  • 昂貴的居住安排
  • 住進照護機構
  • 患者本身不能工作而失業,照顧者為了照顧患者而失業

給家人的建議
  • 情緒憂鬱的當事人是否有醫生的照顧
  • 是否有任何明顯的身體問題需要立即診治
  • 心理狀態的變化經常是身體問題的徵兆
  • 先與家庭醫師約診尋求診治
  • 憂鬱症可能由潛在的身體問題造成
  • 說服當事人尋求醫師的診治

引發老年憂鬱的生理疾病
  • 六十歲後才第一次出現憂鬱症的患者,較不可能有遺傳的風險因子
  • 經常是其他因素所引發
    • –甲狀腺功能異常、長期疼痛、中風、阿茲海默症
    • –其他:心臟,腎臟,退化性腦疾病,癌症,藥物

心理治療
  • 提供一個安全而支持的情境讓人有機會討論私密的想法、感覺、希望和渴望
  • 目標:減輕症狀,並幫助當事人自覺更有能力因應問題

抗憂鬱藥物
  • 有千百項研究結果證明抗憂鬱藥物確實能幫助舒緩憂鬱症
  • 任何一種藥物在每個人身上的效果可能不同,而且就算起初有效,效果也不一定持久
  • 確定有效,通常也需要服用有效劑量四到六周後,才能看到完全療效
  • 六十歲曾有憂鬱症發作,50%在兩年內復發
  • 一生中有兩次發作,兩年內80%復發
  • 一生中有三次發作,兩年內90%復發
       
    ==> 終身服用抗憂鬱藥物,避免再度復發

失眠的叮嚀
  • 定義:無法在晚上獲得良好品質的睡眠,以及無法在第二天早上覺得或的充分休息
  • 睡眠不良也可能是情緒失調的前兆
  • 須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健康教育資訊網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5 收起 理由
藍蝶 + 5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