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飲食養生的「簡」字原則

[複製連結] 查看: 19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062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2 22:4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飲食養生往往要遵循一些原則,如“節”字原則、“選”字原則等,還要遵循“簡”字原則。
  
“簡”就是簡單。簡單主要就是每餐所吃種類不要太多,簡單一些,少一些,不要像有人說的那樣——“越雜越好”。古人很講飲食宜忌。《中國醫籍考》中錄有《神農黃帝食禁》、《神農食忌》、《黃帝雜飲食忌》、《老子禁食經》等,說明古人重視飲食宜忌,包括搭配宜忌。

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里有兩篇講飲食禁忌,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有一節講五味禁忌。為什麼古人這樣重視飲食禁忌,尤其是搭配禁忌呢?中醫學有中藥的“七情”理論,將藥物的相互關係歸納總結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殺、相反七種情況。

一些藥物合在一起效果得以增強,而一些藥合在一起會減弱效果,甚至會對身體有害。
  
食物也是這樣。食物有四氣五味,食物搭配也有七情。現代科學提倡,每餐要儘可能吃多品種的食物,因為其營養成分可以互相補充,營養更加全面。

但是有一個道理被忽略了,這就是食物品種越多,“五味調和”越難保證,食物搭配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越難保證,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長壽者的日常食物往往是簡單的,他們每餐通常並不是吃很多種的食物。

現在物質豐富了,人們往往每餐都吃許多種食物,一盤菜里放很多的配料、調料,雖達到了美味的效果,卻忽略了健康。
  
食物搭配不合適,對人體的不利影響有時是近期的、明顯的,有時是潛在的、隱性的、遠期的。古人食物簡單,種類較少,所以比較容易發現食物搭配宜忌。

現在人們吃的品種繁多,很難看清楚食物之間的關係。而且多數人對於食物之間的宜忌關係還缺乏足夠的認識,還有很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某頓大餐后,感覺不舒服了;越是食物種類品種多的飯局,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越大。

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是,食物搭配不合適,五味不和。廚師們往往只是從色、香、味的角度考慮,不會從人體健康和食物搭配宜忌的角度考慮。
  
因此,想要避免食物搭配不合理,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每日或每餐少吃一些品種。品種少一些,五味不和的危險就會少一些。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