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吃主食,大錯特錯 (6)

[複製連結] 查看: 22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8 19:4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不吃主食,大錯特錯 (6)

  豆類:最具有營養價值是黃豆

  每次到了炎炎夏季,喝綠豆湯、綠豆粥的人就多了。而每年無論季節,對於紅豆、黃豆這樣的豆類,關注度也非常的高。其實豆類尤其是綠豆當做主食食用更好,而且綠豆還是中國的傳統食物,乾隆皇帝就很喜歡吃綠豆。綠豆可以解暑,在暑伏天喝上一碗綠豆湯,則可以消熱解暑。

  雖然說綠豆很受大家尤其是女性的喜愛,但是實際上,雖然說黃豆價格便宜,但是黃豆中含有高達40%的蛋白質,而且黃豆中的蛋白質人體可以高效吸收。在沒有肉類的情況下,豆類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曾經在一段時間內,對於特別貧困的地區,當孩子做加餐的時候,如果當地沒有動物性食品,那麼就給他黃豆。這個工程也叫做黃豆工程,就是在花更少錢的情況下,讓孩子獲得更好的營養。

  在我們購買豆類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黑豆是最貴的,每公斤27.6元左右,但是黃豆則是最便宜的,每公斤9.8元左右。當我們對黃豆、紅豆、青豆、綠豆、黑豆進行研磨後,我們可以發現,豆子的顏色發生了改變,大部分的豆子都呈現出白色。經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結果。

  紅豆青豆綠豆黑豆黃豆

  價格19.815.626.627.69.8

  蛋白質20.434.522.13536.3

  單位:元/公斤

  而且黃豆中不僅僅含有蛋白質,還含有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這個對美容有著明顯的作用。根據每個人的消化承受能力不同,食用的黃豆量也可以不同。一般來說,每天黃豆大豆類的製品二兩,不要超過三兩。豆類的問題就在於如果生著吃或者加工的方法不對,它有那種脹氣因子,其實這種脹氣因子是一種不溶解的多糖,吃了以後產氣,而且還可能會難以消化。而這幾點全都可以靠加工來解決。將這些豆類進行研磨、加熱,在加熱後,脹氣因子就被破壞了。

  另外說起豆製品,也許有人就會奔著那些油豆腐專櫃去了。雖然說這些素菜肉吃可以吃,但是要小心,那個油量不小,很容易就使得攝入的油超標。所以這裡要提醒大家,這裡所說的豆製品是豆漿(不能加糖)、凍豆腐、白豆腐這些。而要著重注意的是,日本豆腐並不是真正的豆製品,可千萬不要挑錯了。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黑豆,黑豆可以補腎,而且裡頭有這個花青素,還有一些纖維,但是產氣也就是不好消化的能力更強。所以在製作黑豆的時候,要徹底煮熟煮爛煮透後,配上點主食,配上點菜食用。

  玉米:國際抗癌協會公佈的抗癌食品

  在國際抗癌協會所公佈的抗癌食品裡面,玉米就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需要提醒各位讀者的是,並不是說吃點玉米惡性腫瘤就不會找上門來,實際上腰圍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就會增加,如果這個腰圍增大一個英吋也就是2.54厘米,癌症風險可以成倍增加。所以說雖然玉米有作用,但是如果不自己進行控制,那麼就不會有防癌的作用。

  玉米的好處主要還是在於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而且玉米油中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是一種必需脂肪酸,因此我們在吃玉米的時候,也將這些營養攝入其中。還有一點就是玉米種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都是人體需要的,比如鎂、磷。另外玉米中還含有玉米黃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現在玉米的種類也十分豐富,有甜玉米、老玉米、黏玉米、紫玉米、彩色玉米雖然說很多人認為這些玉米根據價格不同,營養成分就會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實際上,這些不同品種的玉米營養成分都差不多。

  在這裡要提醒各位讀者一點,雖然說玉米有各種好的作用,但是玉米中的蛋白質就一般,缺少一些必需氨基酸。人體所需要八種氨基酸,其中玉米和大米裡面就缺少賴氨酸,人體蛋白質的吸收並不是在於氨基酸的多少,而是要看它的模式和人的模式是否吻合。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食物相互搭配,合理膳食。

  另外很多人都很喜歡用玉米粒來熬粥,也許有些讀者要擔心,干的玉米粒中的營養並沒有鮮玉米那麼豐富,但是實際上干玉米粒和鮮玉米的營養差異並不大,讀者們也不需要擔心。而在超市中販賣的速凍鮮玉米粒只要其中沒有過多的添加物也很好。

  另外很多人都喜歡喝粥,但是要知道,當大米、玉米面煮成粥後,其中就變成了糊精,升血糖就高多了。因此在吃飯的時候,最好要干稀搭配。

  吃玉米我們不但可以煮熟或者做粥吃,也可以搭配在菜或者粥裡,一天一根就可以了。但是也要注意,吃一根玉米要減少25克的主食。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