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吃主食,大錯特錯 (4)

[複製連結] 查看: 19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8 19:3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不吃主食,大錯特錯 (4)

      粗糧雖好,亦有宜忌

  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穀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

  雖然說粗糧對於人體大有好處,但是也不是沒有宜忌。有些人會認為吃粗糧可以降血糖、降血脂,所以拚命地吃粗糧,甚至粗糧的量大到細糧的一倍多,結果就產生粗糧型肥胖,這就是因為錯誤吃粗糧導致的。粗糧的熱量和細糧是同等量的,這100克糧食的熱量等價,如果加倍吃粗糧能量就會翻倍,腹部就會發胖。

  以下列舉吃過量粗糧的壞處如下:

  以25~35歲的人群為例,過量食「粗」的話,會影響人體機能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影響到人體的生殖能力。

  1.如果粗糧吃得太多,就會影響消化。過多的纖維素可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症狀。

  2.長期過食粗糧,還會影響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所謂「面有菜色」,就是纖維素吃得太多,導致營養不良的典型表現。

  3.對於那些養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來說,過食粗糧,影響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最明顯,這些人包括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婦女,以及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

  4.膳食纖維還具有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5.粗糧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在腸裡面可以形成一種膜,可以阻礙糖的吸收,阻礙脂肪的吸收,控制血糖。粗糧中的不可溶的膳食纖維則可以促使人體形成糞便。但是粗糧有些營養成分在體內分不清楚,有可能把體內的其他營養也帶走,當粗糧大量吃的時候,在延緩糖的吸收的時候,它可能把鈣也帶掉了,所以可能會導致缺鈣,也可能會加速丟失點兒鐵,也可能加速丟點兒微量元素鋅,還有可能吃了之後肚子很脹,你就吃不下去你該吃的其他食物了。

  6.另外有一些人吃了食物後,並不能正常的消化排泄,而是有一定的延遲,這樣就形成了胃排空延遲,胃裡的食物下不去,而且還在胃裡和胃酸從賁門反出來。這類人群就不適合吃粗糧。

  因此要養成正確吃粗糧的習慣,下面列舉正確方法:

  1.吃粗糧及時多喝水 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後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 倍纖維素,就要多喝1倍水。

  2.循序漸進吃粗糧 突然增加或減少粗糧的進食量,會引起腸道反應。對於平時以肉食為主的人來說,為了幫助腸道適應,增加粗糧的進食量時,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3.搭配葷菜吃粗糧 當我們每天製作食物時,除了顧及口味嗜好,還應該考慮葷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糧的攝入量以30~60克為宜,但也應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

  宋美齡活到106歲和燕麥有關係

  我在之前曾經提到長壽明星宋美齡的健康早餐,她平日最常吃的早餐就是西芹陪低脂色拉醬,再加上兩片抹上奶油的全麥麵包片。而她晚年吃的早餐則是一杯檸檬檸檬水,一碗燕麥粥。從這兩樣早餐中,我們可以注意到,其中包括了我們常說的粗糧 全麥麵包和燕麥。

  但是究竟吃粗糧能不能健康長壽呢?宋美齡活到106歲究竟和吃粗糧有沒有關係?我們又該怎麼吃粗糧呢?

  宋美齡一生從年輕到年老,身高和體重的比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雖然說很多人可能都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粗糧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就能使她的體重的維持和體形的保護變得更加容易,也就形成我們平時所說的良性循環。

  但是相反的,如果本身自己身材就不是很標準,甚至嚴重肥胖或者偏瘦,但是還不好好地把體重控制下來,只是一味地想要借助吃兩口粗糧就可以保持健康長壽,這就本末倒置了。

  根據記載,宋美齡的食譜上可能是以燕麥為主,在三餐最重要的早餐中,她又有搭配燕麥的這麼一個習慣,這樣讓燕麥在她的食譜裡面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另外,燕麥裡面有一種可溶性的纖維,使得同樣兩種食物在同樣的熱量的時候,添加了燕麥後,血糖的增加就會非常平穩,血糖增加值的曲線也就會平穩很多,對血糖的控制也就更加有利。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燕麥具有調配血糖作用的原因。實際上,燕麥對於血脂也是這個作用,對於潤腸通便也有這樣的作用。因此養成一個合理喝燕麥的習慣,對於自身有著很長時間的健康獲益。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