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頓飯,怎麼吃 (7)

[複製連結] 查看: 20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8 09:3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三頓飯,怎麼吃 (7) 

  小貼士

  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肥肉、動物油、棕櫚油、椰子油、蛋黃、魚仔、蟹黃、動物內臟等。

  碳水化合物不是糖尿病的「元兇」

  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常常被人們想像為血糖的主要「創造者」,而被視為「公敵」。其實它也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碳水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按照其結構可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

  單糖是最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具有甜味,易溶於水,可以不經過消化液的作用,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和利用。

  雙糖由兩個分子的單糖結合在一起,再脫去一分子的水後合成。常見的有蔗糖、麥芽糖、乳糖等,易溶於水,經機體分解為單糖後可以被吸收利用。有些成人的消化道中缺乏分解乳糖的酶,因而食用乳糖過量後不易消化,往往出現脹氣、腹瀉等症狀。

  多糖由數百乃至數千個葡萄糖分子組成,常見的澱粉、糊精屬於此類,沒有甜味,不易溶於水,經消化酶作用最終也分解為單糖。

  還有一類多糖,稱作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它們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在腸道內形成廢渣,被排出體外,但是它們對人體有很重要的功能。人類的主食如米、麥、玉米和高粱中,約含有80%的澱粉。澱粉經過胃中消化酶的作用分解為葡萄糖後,由腸道吸收入血液,再由血液傳送到全身各組織和細胞。

  葡萄糖在細胞內與氧化合(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並放出能量供身體利用。這是人類最經濟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佔人體所消耗能量的60%。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以維持體溫,另一部分儲存在一種特殊的化合物 三磷酸腺甘(ATP)中,然後組織再從三磷酸腺甘中獲得所需要的能量,進行各種生理活動,例如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等。更為重要的是神經系統只能利用葡萄糖做能源,所以當人攝入能量過少導致血糖過低就可能發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能量不平衡,疾病纏上身

  能量總是在攝入量與消耗量之間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稱為能量平衡,評價體內能量平衡的公式可表述為:能量平衡= 攝入能量 消耗能量。

  能量「正」平衡:攝入能量大於消耗能量,即能量過剩,並可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而沉積。

  能量「負」平衡:攝入能量小於消耗能量,這就是所謂「入不敷出」,這時體內儲存的脂肪會被「動員」起來提供能量,體重就會因此而減輕。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應使能量的攝入量與消耗量大體持平。如果能量長期不足,體內將逐漸損耗儲備的糖原、脂肪直至肌肉,可以導致骨骼肌退化、貧血、神經衰弱、抵抗力下降等。

  而體形偏胖者則多屬於能量攝入過多或活動量過小,剩餘能量在體內轉變為脂肪沉積,形成中心性肥胖或超重。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膽石症、痛風等。

  小貼士

  如何判斷「高膽固醇血症」

  臨床上將血清總膽固醇增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大致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合適範圍5.72 mmol/L(220mg/dl)。

  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增高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總膽固醇越高,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越大,時間也越早。血清總膽固醇每降低1%,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可減少2%。目前一般認為,將血清總膽固醇保持在2.1~5.2 mmol/L(90~200mg/dl)範圍內可能較為合適。對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者,應將膽固醇降至180 mg/dl以下。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