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元件裝腦內 即刻控制癲癇/交大突破性研究 獲兩國際殊榮

[複製連結] 查看: 48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w556635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7 22:5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只要置放三乘三公分約「小指頭大小」的元件小盒子在腦內,就可終身有效抑制癲癇發作!交通大學昨天宣布,在癲癇治療元件有國際級重大突破,○.八秒內即可偵測到癲癇腦波並發出電波抑制,成功率為九十二%,最快五年後可造福全國約廿萬名癲癇患者,甚至可望進一步應用在憂鬱症、帕金森氏症等患者。0.8秒完成偵測 電波抑制發作
前交大校長吳重雨教授帶領的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精確且高效率的癲癇治療元件,經由動物實驗成功驗證,可在○.八秒內完成癲癇腦波偵測,一旦判斷訊號異常,可能導致癲癇發作,會立即發出電波刺激、抑制癲癇發作。
吳重雨表示,癲癇患者的腦波會異常放電,當電極偵測到比正常人腦波大五倍的振幅、異於常人的特定頻率等癲癇發作訊號,就會啟動治療機制。此研究成果榮獲二○一三年頂尖國際固態電路會議「卓越技術論文獎」,並獲得「展示會賞識獎」兩項殊榮。
吳重雨說明,元件小盒子裡面有電極(偵測癲癇腦波)、治療系統單晶片(產生電波抑制癲癇發作)、線圈(無線接收電源)及小天線(發送腦波訊號提供醫生判讀),放置在靠近頭骨下方的空間內,透過擷取訊號、放大訊號、轉換訊號、癲癇發作判斷、電波刺激五個過程,達到癲癇偵測及治療效果。
為提供醫師檢視癲癇治療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避免換電池提高的手術風險與醫療成本,團隊也開發出一套無線傳輸系統,可無線供電,也可無線傳輸訊號。
吳重雨表示,以電池供電的「體外控制器」可裝置於帽子上,舉例來說,患者只要一週固定戴上「帽子」即可完成充電,未來還可研發成太陽能供電。
最快5年後造福20萬癲癇病患

研究團隊已完成癲癇大鼠動物實驗,吳重雨表示,最快兩年透過國家型計畫進行人體實驗,也計畫籌設一家公司,協助醫師進行癲癇病症臨床治療,樂觀估計五年後可用於患者。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