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维生素

[複製連結] 查看: 11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大夜神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5 00:3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须的,它们是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虽然维生素在人体的需要量很小,但是对于人的生理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过程中,维生素缺乏是引起人类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坏血病、脚气病、癞皮病曾经使军队大量非战斗减员、丧失战斗力,也曾经威胁航海船员的生命,甚至毁灭了一些国家,直到现在一些贫穷地区发生的维生素缺乏病仍然折磨着人类,而在发达的社会中也仍然存在一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病的特殊人群。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有维生素A、D、E和K,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以及有机溶剂,后者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一)维生素A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主要与视觉有关,维生素A缺乏时,会影响视网膜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合成,发生暗适应障碍,严重时出现夜盲症。维生素A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相关,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上皮和粘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维生素

  18岁以上成年人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为,男性每日视黄醇当量(RE)800微克,女性每日视黄醇当量(RE)700微克。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粉、奶油、蛋类。在许多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它可以转化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有菠菜、韭菜、油菜、胡萝卜、小白菜、空心菜、香菜、荠菜、金花菜、辣椒、莴苣、豌豆等绿色蔬菜和茶叶、杏子、柿子等。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前者是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阳光照射而合成的,后者可由人体皮肤和脂肪组织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而合成。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对矿物质的吸收,直接作用于骨钙化的过程;维生素D还促进肾脏对磷的排泄。
  维生素D缺乏可以造成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的需要量与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关。50岁以上成年人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0微克。
  维生素D在自然界的分布并不广泛,主要存在于鱼肝油和动物肝脏。
  人类即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也可以通过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皮肤后,将体内的维生素原转换成维生素D,只要经常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维生素D可以不必依靠食物供给。
  (三)维生素E
  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的总称。
  维生素E能保护细胞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免受自由基的攻击,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并能缓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速度,因而被认为有减缓衰老的作用。
  由于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正常吸收脂肪的病人可以发生维生素 E缺乏。动物维生素 E缺乏时,可导致生殖障碍、肌肉营养不良、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循环系统损害。人类维生素 E缺乏,目前主要见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18岁以上成年人维生素E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14毫克。
  维生素 E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植物油(橄榄油、椰子油除外)中维生素E含量较多,大豆、牛奶及奶制品和蛋黄中维生素E含量也较丰富。
  (四)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三种醌类的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抗出血作用。维生素K1称叶绿醌,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K2存在于动物中;维生素K3是人工合成产物。上述三种维生素K都溶于酒精和其他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碱性、光照条件下,容易破坏。
  维生素K的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血浆凝血因子的产生。这些凝血因子是蛋白质类物质,在肝脏中合成时需要有维生素K的参与。
  成人慢性胃肠道疾患、控制饮食和长期服用抗生素等情况可造成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性疾病。
  成年人维生素K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120微克。
  人类维生素K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肠道细菌的合成,占50%耀60%,维生素K在回肠内吸收,细菌必须在回肠内合成,才能为人体吸收、利用。另一方面从食物中来,占40%耀 50%。绿叶蔬菜含量最高,其次是奶类及肉类,水果、谷类含量低。
  (五)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维生素B1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存在,其作用与能量代谢、神经生理和心脏功能有关。
  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其症状主要有:下肢微软无力、沉重感,体重下降,消化不良和便秘,对称性神经炎,心悸,气促,心动过速和水肿等。维生素B1缺乏的原因多为膳食中维生素B1不足、机体需要量增加或消化吸收障碍所致。
  成年人维生素B1的推荐摄入量,男性为每日1.4毫克,女性为每日1.3毫克。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动物组织中,其中以酵母和谷物的果皮和果胚含量较高,干果、硬果以及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家禽肉、肝脏、肾脏、脑、蛋类等都含有维生素B1。
  (六)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维生素B2在组织中以磷酸脂的形式形成辅酶及黄素蛋白,并且作为电子转移系统参与机体内复杂的生理氧化还原反应。
  人类维生素 B2缺乏,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口腔疼痛,眼睛搔痒,继而出现唇炎、口角炎、舌炎、皮炎、阴囊皮炎、角膜血管增生等。
  成年人维生素B2的推荐摄入量,男性为每日1.4毫克,女性为每日1.2毫克。
  动物性食品是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其中以肝、肾和心为最高,其次为全奶、奶粉、奶油、蛋类。许多绿色蔬菜和豆类中也含有维生素 B2,但是谷类和一般蔬菜中含量较少。
  (七)叶酸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因最初是从菠菜叶中提取出来而得名。近年叶酸与出生缺陷、心血管病及肿瘤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迄今已被认为是一种及其重要的微量营养素。
  叶酸缺乏可引起的病症有:巨幼红细胞贫血、孕妇先兆子痫和胎盘早期剥离、胎儿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成年人叶酸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400微克。
  叶酸存在于所有的绿叶蔬菜中,而且也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但是烹调会大大减少它的含量。
  (八)烟酸
  烟酸又称尼克酸,它的另一种活性形式是烟酰胺。
  烟酸以烟酰胺的形式构成辅酶,是体内代谢过程重要的递氢体。烟酸、烟酰胺还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主要出现于以玉米或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典型症状为皮炎、腹泻及痴呆。
  成年人烟酸的推荐摄入量,男性为每日14毫克,女性为每日13毫克。
  烟酸、烟酰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但多数含量较少,其中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是酵母、花生、全谷、豆类以及肉类,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
  虽然玉米也是含烟酸较高的食物之一,但其中的烟酸是结合形式,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用碱处理玉米,可将玉米中的烟酸释放出来,易被人体吸收。人体需要的烟酸,有一部分可从色氨酸转化而来,60毫克色氨酸可以转化为1毫克烟酸。
  (九)维生素B6
  维生素B6是吡啶的衍生物,在机体内以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形式存在,都具有维生素B6的活性。
  吡哆醇在机体内经过磷酸化成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作为机体内许多酶系统的辅酶,这些辅酶在蛋白质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吡哆醇在能量产生、脂肪代谢、中枢神经的活动以及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严重的维生素B6缺乏现已罕见,轻度缺乏仍然多见。人体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眼、鼻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并可扩展到面部、前额、耳后、阴囊及会阴等处。幼儿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50岁以上成年人维生素B6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1.5毫克。
  缺乏维生素B6广泛分布于食物中,含量较多的食物有蛋黄、肉类、鱼、全谷、白菜以及豆类。人类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人不会发生缺乏维生素B6的缺乏。只在某些需要量增加的情况下,才有发生的可能。
  (十)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参与细胞的核酸代谢,为造血过程所必需,缺乏时可导致红细胞中DNA合成障碍而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缺乏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可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成年人维生素B12的适宜摄入量每日2.4微克。
  维生素B12存在于牛肝、猪心、猪肾等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维生素B12。
  (十一)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因具有高度还原性质而有抗氧化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C的很多功能与其在体内生物羟化过程中作为底物和酶的辅因子有关;维生素 C能促进组织中胶原的形成,有助于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可将运铁蛋白中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将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对缺铁性贫血和巨红细胞性贫血具有治疗作用。维生素C能刺激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细胞代谢、一些神经介质的合成、胆固醇代谢、解毒等方面维生素C也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C缺乏早期出现轻度疲劳,典型的维生素C缺乏是坏血病,临床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眼球结膜出血,毛囊角化,皮下淤斑,紫癜,关节疼痛等。
  成年人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00毫克。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只要能经常吃到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并注意蔬菜的合理烹调方法,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病。
  (十二)泛酸
    泛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组织中、作用很强的生长因子。
  泛酸在很多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脂肪的合成与降解、膜磷脂的合成、氨基酸的氧化降解是必需的。
  泛酸缺乏会导致机体代谢受损,食物利用率下降,脂肪合成减少,能量供应不足,生长迟缓。
  成年人泛酸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5毫克。
  泛酸以结合型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的组织中。酵母、肝脏、鸡蛋、牛奶等食物中都是泛酸的主要食物来源。食物中的泛酸含量通常是足够的。
  (十三)生物素
  生物素又称为维生素 B7、维生素 H、辅酶 R,是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的一个重要辅酶。
  生物素缺乏主要见于长期摄入生鸡蛋的人、未补充生物素的肠外营养供给者及肠道吸收障碍者等。生物素缺乏的临床表现有:毛发变细、无光泽,皮肤鳞片状和红色皮疹,抑郁,嗜睡,幻觉等。
  成年人生物素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30毫克。
  生物素广泛存在于所有动物和植物组织中,并还可由肠道中细菌合成,所以发生单纯性生物素缺乏的情况罕见。
  (十四)胆碱
    胆碱是一种强有机碱。胆碱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促进脑发育和提高记忆力,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参与生物膜的构成,保证信息传递和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等。
  胆碱缺乏可引起肝脏、肾脏功能的异常,诱发癌症、不育症、生长迟缓、骨质异常、造血障碍和高血压等。
  成年人胆碱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450毫克。
  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胆碱量通常为300耀1000毫克,一般不会发生胆碱缺乏病。
  胆碱以磷酸酯或乙酰胆碱的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蛋黄是胆碱含量最高的食物,其他富含胆碱的食物还有肝脏、麦胚、大豆、稻米、大麦、小麦、玉米等。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