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怎樣做到心理健康

[複製連結] 查看: 32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4 13:2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怎樣做到心理健康


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感到心理不堪重負。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那麼怎麼才能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要求內外兼顧,對外,要人際關系良好,行為符合規範。對內,基本需要獲得滿足,心理機能正常。行為符合外界的規範,又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徵。
  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事物。這種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過程中增強自我價值感。這種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標,但他又沒有作“完人”、“超人”等超越其自身能力的念頭。所以,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標,但目標不要太完美,既要積極進取,又要正視客觀現實,有一定程度彈性的道德準則。
  另外,心理健康並不是心理平衡。心理健康並非平衡與適應狀態,而是處於兩極的中間位置。通常人們把適應理解成對周圍環境的順從,把平衡理解為內心無衝突,但這並不是心理健康。因為如果“平衡”就是健康,那麼一個滿足現狀,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人,內心就很平衡,因為他不會有挫折感,也沒有衝突,他健康不健康?如果說“適應”就是健康,那麼現在社會上有的人見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左右逢源,上下討好,這種人算不算健康?其實,上述兩種人也未必快樂,其心理也未必正常。
  一般把清除過度的緊張不安而達到內部平衡狀態稱作“消極的”或“低層次”的心理健康,而應該提倡的是“積極的”或“高層次”的心理健康。這種狀態意味著總有高尚的目標追求,能發展建設性的人際關系,從事具有社會價值的創造,追求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尋求生活的充實。它的實質就是老有追求,始終是一個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過程。因為心理健康不是說沒有遭受挫折,沒有衝突,沒有痛苦,而是能夠有效地進行調整,並在這種狀態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資訊來源: 生活萬象/EQ充電站epochtimes.com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sheila_utk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