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居家購物] 當家理財﹕養老金計劃

[複製連結] 查看: 18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19 08:3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當家理財﹕養老金計劃
(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編譯)如果事先沒有適當的計劃,“退休”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是很嚇人的一個字眼。為了未來的生活,估計個人必需在退休前累積多少財富是很關鍵的,話雖如此,許多美國的上班族並未開始為退休而儲蓄。

根據美國受僱者福利研究機構(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美國儲蓄教育協會(American Savings Education Council)及馬莎協會(Mathew Greenwald & Assciates)於四月份發佈的第十四年國家退休信心調查(national Retirement Confidence Survey)顯示, 美國儲蓄率自2001年以後皆未上升。
根據美聯社2005個人理財特輯的報導,在2004年的研究中顯示了幾個美國人為何未為退休儲蓄的原因,這些原因中最突出的是不實際的期望及不知他們將會需要多少才可以在退休後過得很好。同時,有58%的受訪員工表示他們目前正在為退休而儲蓄,但他們存的金額很小。

美國人應該如何正確估計他們退休後的生活開支會有多少呢?

最佳的第一個步驟是找個規劃者﹐如美國儲蓄教育協會在上提供的“大致估算”服務,網址為www.ASEC.org ,使用這個方法時,個人首先要估計退休後的每月所得,為維持個人的現有生活水準,美國儲蓄教育協會建議採用約年度所得70%的金額,從這個數字中扣除年度社會安全的收入,然後任何退休金及兼差或其他所得也一樣要扣掉,以求得個人退休後每年需要的金額。

在瞭解退休後每年需要的金額,個人應估計可活年限,並考量通貨膨脹,以估計退休所需的額外儲蓄總金額。

在估計退休所需資金時,“我會問客戶他們目前的所得是多少,”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佛羅里達州坦帕市(Tampa, Fla)辦公室的資深副總西姆.坎那西(Simon Canasi)這樣表示,“然後,我還會問他們是否他們能以那樣的所得﹐過他們想要的生活。”

作這些估計不是像它看起來那樣簡單,“第一個難題是估計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的所得會是多少,”受僱者福利研究機構的總裁及總幹事達拉斯.薩里斯布里(Dallas Salibury)這樣表示“在作那種估算時,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根據。”

其他的變數也可要考慮在內

“到那時,你可能會住在你的第三個家中﹐”薩里斯布里進一步表示,“而且你可能會有或沒有健康問題。”

依據美國聯邦稅法第401條第k項規定﹐定期繳交稅金可有助於達成退休目標,這樣做,個人當年的課稅所得也會降低,而且個人的401(k)也會在所得稅遞延至退休後的基礎上增值。2004年法定的個人401(k)年繳金額上限為$13﹐000美元,2005年則為$14﹐000美元,年滿五十歲或以上的人,這兩年的限額分別為$16﹐000美元及$18﹐000美元。

“我認為個人退休賬戶(IRAs)及401(k)兩種都可以為個人自動儲蓄,”薩里斯布里說,“對大部分的受僱者來說,他們的401(k)有一項符合實質自由資金的成份,若他們依法定最高限額參加401(k),那會使他們有能力退休。”

薩里斯布里又以一個假定的模式作比喻,若一個中等收入個人提出相當他們薪水約15-16%的錢至401(k)計劃,僱主在那個比率之上再加3-6%,則僱員每年可以持續累積18-20%。

若一個人實行這樣的計劃,“你將很有可能舒舒服服地退休,””薩里斯布里這樣表示。
要從個人拿回家的薪水中再存錢是一項很難的建議,所以促成401(k)的一個理想方法是以個人退休帳戶或其他類型有自動扣繳的退休儲蓄帳戶。很快,你就不會去想到底有多少錢被扣除了。

薩里斯布里認為建立一個將錢存起的方法是必要的。“任何一個人的首要工作的第一件事應該是FICA扣繳額,第二個是自動儲蓄的扣繳並直接存在一個銀行﹐或個人退休﹐或401(k)的帳戶,”薩里斯布里又作了這樣的表示。他最後補充了一句話,若一個人沒看到這些錢就不會被吸引去花掉它們。


資訊來源: 居家生活epochtimes.com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