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10/06 09:30 《各報要聞》明年起,公糧只收好米
【時報-各報要聞】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日表示,公糧收購將不再照單全收。明年起,農民要種植政府推薦的
稻米品種,否則就不能繳公糧。
除了廢除特許制,開放糧商自由競爭,公糧收購政策也將改革。「公糧要當領頭羊!」陳保基指出,未
來農糧署將更重視公糧品質,收購優質公糧,成為全台各級學校營養午餐主要來源,讓學童從小吃好米,長
大自然「挑嘴」,不會為了一個月省幾百元,去買劣質進口米或舊米。
國內法定安全存糧大約30萬公噸,但今年稻作大豐收,加上活化休耕地的稻穀,今年公糧收了將近80萬
公噸,比去年多了一倍。各地農衛糧倉爆倉,已經創下10年新高。
陳保基說,過去公糧收購「重量不重質」,農民常常把再生稻、外面亂拿品種的稻穀也拿來繳公糧。雖
然農糧署過去每年固定公告「優質稻穀品種推薦名單」,但明年起,將不再照單全收。透過收割前管控品種
,讓公糧成為引導國產好米的「火車頭」,跟民間糧商PK良性競爭更好。
他指出,公糧保價收購長期墊高米糧成本卻無法保證品質,形成「生產好的沒有受到鼓勵,生產壞的卻
受到保障」惡性循環。明年起,農民要種植政府推薦的稻米品種,否則就不能繳公糧。
中興大學農業政策中心特聘教授陳吉仲表示,「品種不代表品質」,目前8、9成農民都是種政府推薦的
品種,政府不如規定單一品種。但他認為重點還是在品質,且要徵詢農民的意見,事先規劃配套,才不會推
活化休耕,又導致公糧爆倉。
陳保基說,公糧管理未來將從消費者權益出發,和糧商執照撤銷一樣,從稻米生產、製造端加強管理,
提升國產米的品質,「商務艙的米就該付商務艙的價格」,農委會將找產官學三方,和消費者一起溝通,替
台灣稻米找出路。(新聞來源:中國時報─湯雅雯/台北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