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平板] 數位系平板「搶跑」Android4.0

[複製連結] 查看: 702|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mik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11-27 09:4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1年11月17日是平板電腦進化中的新節點,Google在Android官方網站公佈了Android4.0(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簡稱ICS)的源代碼下載。一周之後,全球第一塊裝載ICS系統的平板電腦在數位晶片方案商手上已經完成了30%的優化兼容性測試,成品將在本月底由各家支持者爆發性推出。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深圳速度。PC系和數位系平板,第一次站到了一條起跑線上,大腕不再高高在上,平民也許會變成英雄……

早在11月上旬,記者便收到幾家知名品牌平板廠商發來的基於Android4.0機器的UI界面截圖和產品樣張,但是很顯然它們當時沒有一家目前為止擁有成品。這樣迫切地想要表現研發進度的勁頭,這些數位系廠商的願望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借助Android4.0的新平台,實現和PC系廠商的真正分庭抗衡,畢竟,它們在Android2.3上徘徊得太久了。

在ICS源代碼公佈的第五天,記者和瑞芯微公司邢燕燕相約,瞭解該系統在平板上的兼容性進度。因為從源代碼公佈下載的當天起,各個晶片廠商都開始了一場ICS兼容性和優化的軍備競賽,包括大家熟知的瑞芯微、全智、Amlogic、Telechips、君正等公司都毫無懸念的參與了進來。邢燕燕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PPT,裡面介紹了瑞芯微晶片方案結合ICS的9大特性,其中除了菜單和應用界面的優化,還融入了語音識別和面部解鎖等功能。關於實際的執行體驗,記者計劃第二天到他們位於科苑路的公司去詳細瞭解,因為這幾天他們工程師正在不斷的修正程式,每天的進度都有所不同,當天去他們擔心Bug還沒有消除到可以接收的程度。

ICS源代碼的開放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眾所周知,ICS是在Android3.X(蜂巢系統)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意義在於統一了Android平板電腦和手機的用戶界。一家數位平板廠商市場負責人激動的給記者說:「這是Google首次公開發佈平板電腦真正的作業系統,雖然在三星的Galaxy Nexus手機上有承載,但在平板上我們是趕上頭波了,因為PC系還沒用動靜。」

他這樣的說法有點偏頗,因為PC系的產品研發週期、進度和數位廠商完全不同,比如某些筆記本產品的研發週期長達18個月,10月初記者在東京採訪索尼移動事業部總裁鈴木國政時,對方稱和Google的新系統(ICS)和融合會在明年。這樣的工業流程,對深圳數位企業來說是不可想像的。但無論如何,數位廠商從Android2.3實現二級跳,對於眾多「機油」來說確實是一頓可口的大餐。

  「入門芯」能否托起ICS?

自平板電腦潮流湧現自後,由於IT業行業的劃分以及產品定位的問題,很自然的把平板電腦劃分成了PC系和數位系兩大陣營。雖然這樣的稱謂並沒有一個標準,但包括三星、索尼、三星、宏碁、戴爾、華碩等大腕們的Android平板電腦,確實在蜂巢系統上體現出了強勢的一面,而從MP4起家的很多深圳平板廠商更多的只能在Anroid2.3上耕耘。記者向某晶片廠的工程師詢問為何早期數位廠商不引入蜂巢系統,他回答:「首先是Google和微軟要收取一定的專利金,這對於本來就在價格戰中生存的數位廠商來說難以接受,其次可能Google本身就不太重視這塊中低端市場。」

此前Google在蜂巢系統上僅允許合作夥伴使用,令許多獨立Android社區無法為更多的移動終端提供APP和固件。ICS源代碼的發佈,極大地緩和Google與第三方Android平台開發社區之間的緊張關係。然而對於用戶來說,另一個的問題有出現了:目前國內的數位系平板大多採用CortexA8和9的處理器,頻率在1GHz左右,有些甚至只是波峰能達到這個頻率,可說是平板電腦的入門級晶片。和PC繫在蜂巢上應用的各類晶片方案,諸如NVIDIA Tegra2、高通 MSM8660、三星S5PC110、德州儀器OMAP 4430等相比,實際頻率和GPU性能都要差不少,如此能夠流暢的應付ICS的全新體驗嗎?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11月24日來到了瑞芯微深圳公司採訪其正在研發中的技術團隊(從該公司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可以看到對面著名的騰訊大廈)。軟體工程師樊建朋告訴記者:「目前在RK2918晶片方案上執行ICS,基本程式和應用問題不大,但是3D應用會稍微吃力,但因為ICS本身源代碼的優化程度較好,所以總體感覺上不會有太大問題,後期RK30雙核系統出來會好很多。目前由於拿到源代碼的時間較短,我們第一階段主要是進行晶片方案和系統的兼容性問題,主要是杜絕死機和誤操作,比如你們來之前我們才解決了一個機器待機過久假死的Bug,這樣的問題很多。我們第二階段,準備進行速度上的優化,最後會進行UI界面的調整。」

記者問及大概何時能夠調整到第三階段結束,樊工表示應該在11月底完成,目前瑞芯微福州和深圳共300人的團隊都在全力的進行新系統的融合。記者通常喜歡和工程師打交道,因為大多比較實誠,對於產品描述比較準確。隨後用帶來的索尼S1平板和三星GALAXY Tab P7500與其工程機對比,感覺在RK2918方案的平板樣機上執行ICS比較流暢,但卻是有些功能鍵無法應用,比如相機功能和GPU測試。由於還未到UI界面調整階段,目前樣機上的界面和蜂巢相差不是太大,但在程式細節的體驗上要好很多。記者拿到的樣機為原道N90 SDK2.0的平台,分辨率為1024X768的9.7英吋IPS屏,精細度上和索尼、三星相比仍有差距。不過ICS在上面的應用給記者帶來較多驚喜:比如郵件管理系統,可以在閱讀郵件的時候左右滑動來進行瀏覽,不用每次返回收件箱。此外,圖片的預覽功能下面有縮略圖,類似Picasa的界面,相當友好。

平板電腦格局將變?

由於數位系平板電腦的晶片供應商開始發力為ICS進行優化,所以競爭變得愈發激烈。目前體現出來的市場格局是:數位系平板廠商從晶片方案商到品牌製造商以及渠道商,都顯得非常焦急,欲拔頭籌。這其中並非沒有理由,和PC系相比,數位廠商們歷來更重視節點的炒作,這和PC系風格完全不同。目前所有的PC系廠商均保持著一貫作風,在產品尚未成熟前,不會透露任何訊息,記者致電索尼和三星媒介部,並未得到明確答覆。體現在市場端,率先品嚐到冰激凌三明治的,毫無疑問的將是用戶眾多的MID消費者。

處於產業鏈頂端的晶片方案商,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在華南的眾多平板廠商中,存在「站隊」一說。這和Intel與AMD的宿怨一樣,晶片廠商都希望採用自己方案的廠商,杜絕和競爭對手的往來。瑞芯微、全智、Amlogic等方案商,為了提高用戶粘性,都在ICS這波推新上為下游廠商打氣,相信在12月初,會迎來ICS平板上市的大爆發時期。這樣的變化,對於PC系廠商來說並非沒有觸動。

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平板電腦和MID份額中,PC系蜂巢系統的平板電腦銷量一直不如Android2.3系統的機型,除了價格上缺乏優勢,軟體資源中也缺乏支持高清大螢幕的APP。雖然PC系平板電腦在做工和工業設計的硬體水平上比數位系平板更加的優秀,也更加的符合電腦電氣性能和移動設備的精細化架構,但當大家的作業系統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時候,其中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大家都是靠第三方軟體吃飯。

編後:Google免費午餐用心良苦

也許大家都記得喬布斯在世時抨擊過Google對待第三方開發人員和消費者的態度,將其形容為「為開發人員製造了太多的麻煩,而對消費者又沒有太多價值。」其中雖然有對競爭對手的諷刺,但也確實剖析出一些實在的問題。我們細看ICS前一代的蜂巢平板,便知其中的詬病:缺乏用戶基礎、銷量上不去、高清APP軟體匱乏,每一條都影響著GoogleAndroid在平板電腦的邁進。雖然有數據分析Android在2011年第3季度市場份額有大幅提升,但主要功勞來自Android機型集中上市,多為國際品牌的手機機型和國產品牌的中低端機型(手機和MID),平板電腦並不是主力。事實上在平板電腦和手機市場中,Android相比iOS是缺乏統一性和軟體資源的,ICS急於令平板和手機進行大融合,免費開發源代碼餓用意便在於此。

延伸閱讀:瑞芯微工程師解惑

記者:ICS代碼公開之後,晶片方案未有變動,基於Android2.3系統內核的機型可否實現升級?
樊建鵬:系統版本的升級從Android2.3升到Android4.0,需要內核版本的同步升級支持,內核要為3.0.8版才行,如果是2.6.X則無法實現好的兼容性。

記者:我看見ICS樣機中有GPS的接口,這和蜂巢平板的一些機型配置一致,但會出現在RK的平板方案中嗎?
樊建鵬:這是預留的一個功能接口,但是我們會去掉這個功能,實際上GPS在平板上的效果不太好。

記者:ICS公佈源代碼之後,除了瑞芯微也有其他很多的晶片方案商介入,你認為從技術角度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樊建鵬:兼容性和優化最重要,這對研發實力要求很高,過去我們有過教訓,不太成熟的產品上市後對於消費者其實傷害蠻大。另外還有對客戶的服務,過去我們只提供晶片方案,而現在會幫助他們解決後續的很多問題。

記者:雖然數位系平板能夠執行ICS,但是在電氣性能和工業設計上和傳統PC廠商以筆記本標準製造的平板電腦還是有差距,比如發熱量、抗震性以及穩定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樊建鵬:工業設計上確實有差距,更多的是讓消費者有一些新的嘗試吧,畢竟平板電腦起步的時間較短,數位系的自我完善需要一定的時間。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