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骨骼薄如蛋殼 老婦髖關節穿出鋼釘

[複製連結] 查看: 264|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aejunhs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9 20:3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kaejunhsu 於 2013-8-9 20:40 編輯

新北市1名91歲黃姓阿嬤,5年前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當時醫師以鋼釘將骨折固定,不久阿嬤因骨質疏鬆,鋼釘逐漸從髖關節穿出,造成阿嬤多年臥床無法行走,後台北慈濟醫院為阿嬤進行手術,在薄如蛋殼的老人骨骼裡面,巧妙成功裝置新的人工關節,經過復健後不僅可以恢復行走,更擺脫多年來幾乎癱瘓的夢魘。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指出,髖關節骨折是銀髮族健康隱形殺手,不僅無法走路,甚至連簡單的翻身、從床上坐起來都會非常痛苦。即使手術,1年內仍有約20%的病患往生,比例和10大死因第3位的腦血管疾病相近。


髖關節骨折致死風險高


臨床觀察發現,很多老人跌倒後害怕開刀,選擇不到醫院作檢查而整天臥床,但是臥床會逐漸併發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嚴重問題。根據醫學統計顯示,髖關節骨折若沒有經過手術治療,約50%的病人在1年左右死亡。避免老人跌倒、改善骨質疏鬆還是保護髖骨和延續生命的重要關鍵。


今年91歲高齡黃阿嬤,居住新北市石碇地區,身體原本相當硬朗,5年前不小心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到某醫院就診,醫師用鋼釘將髖骨骨折處固定起來。黃阿嬤由於年老骨質疏鬆,身上的鋼釘竟逐漸從髖關節穿出來,腿一挪動就痛得椎心刺骨。


因年事已高,也找不到醫師肯替她動手術。看到阿嬤如此痛苦,孝順的孫子最近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醫師評估阿嬤雖然年老,但求生意志堅強,這樣度日如年實在是折磨,決心放手一搏為她進行手術。


術前溝通與評估很重要



周博智醫師指出,一般年老的病人心肺功能衰退,承受麻醉也有相當不可預期風險;況且阿嬤的腿5年沒有活動,不僅關節僵硬,骨頭因骨質疏鬆而像蛋殼一樣脆弱,種種因素提高了手術的難度。


醫療團隊首先拔掉阿嬤體內的鋼釘,把僵硬黏的關節放鬆,接著將被鋼釘突出磨擦壞死的骨頭清除, 把骨折變形處用高速骨鑽小心翼翼地磨平整,骨頭缺損處以器官捐贈者的骨頭仔細填補,針對骨質疏鬆採用「骨骼灌漿」補強人工關節的地基,最後才得以裝上人工關節。


復健照護需接受專業輔助


在醫療團隊的指導之下,接受術後復健,坐在椅子上作90度的抬腿,強化肌肉耐力。1個多月後九旬阿嬤可以靠助行器走路,不需他人攙扶,到陽台和隔壁鄰居開心聊天,飲食和消化功能也變好,擺脫身體的病痛和臥床的陰霾,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和尊嚴。


年長者防骨折3點小叮嚀:


1.補鈣:年長者鈣質攝取很重要,50歲以上的人每日鈣的需求量在1,200到 1,500 毫克(mg)之間,但是如果是吃鈣片,要注意每天勿超過2000毫克,每次不要超過500毫克,同時要規律曬太陽,幫助身體活化維他命D,促進鈣質吸收。


2.運動:如果老人走路無力或不穩,建議拿手杖以預防跌倒,並避免突然彎腰或突然施力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很多老人因為害怕跌倒,因此幾乎足不出戶,事實上,老人若不活動,筋骨會萎縮更快,因此更需要適度運動。


3.手術:目前人工關節的成功率可達95%,如果下肢關節受傷或嚴重退化,不要因為懼怕手術而喪失改善行動功能的機會,反而造成依賴家人照顧或甚至逐漸臥床。




來源: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jasa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