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07/26 10:05 《基金》富達證:中國投資策略,聚焦「4新」題材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富達中國內需消費基金經理人馬磊表示,雖然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趨緩
,加上前陣子「信貸緊縮」對巿場造成負面衝擊,但就中國整體大方向而言,這兩個問題應被視為確保擁有
長期發展潛力而改革的必經之路。在「新中國」裡,內需消費將成為焦點,但中國政府必須著手解決屬於重
新平衡長期經濟的問題-產能過剩與銀行資金流動性的問題。就基本面而言,政府也必須縮減其在經濟上所扮
演的中心角色地位,並讓私營企業成為主要角色。馬磊提出了他對「新中國」發展的投資策略,從個股看,
聚焦「4新」題材:新動力、新政策、新催化劑與新媒體。
馬磊表示,中國經濟重新調整,「4新」題材崛起。首先,新動力,例如: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與天然氣
。這些公司將受惠於中央政府聚焦新能源政策,同時意謂著重污染企業將對環境造成的傷害負起責任,並付
出代價。這跟新政策將緊密結合,意謂著政府更進一步的將中國導入較具永續性與長期成長的途徑,此點可
由一些北京近期關閉長期造成中國首都污染患的煤礦計劃可窺見。
其次是新的催化劑,例如:企業併購活動增加,現在投資評價已降至更具吸引力的水平。最後,新媒體開
始崛起成長,因為這是政府干涉最少的類股–雖然任何政策的改變,皆需留意對巿場所造成的影響。近期的
實例是,政府部門開始購入國內防毒軟體系統,因為他們認為這與西方同樣的軟體系統還便宜,且擁有較好
的在地服務水準。
「4新」題材的相關類股:新動力─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天然氣;新政策-環保、民營化企業;新催化
劑-購併;新媒體—網路與智慧型手機。
另外,馬磊也特別提出,中汽車類股投資評價具吸引力。一般來說,即使消費性類股看起來較貴,但就歷
史標準而言,若考量到中國內在自發性的成長,投資評價仍相當具有吸引力。舉例來說,一些中國汽車類股
的股價在近幾年已翻漲了3倍,但以本益比約10-11倍而言(交易量成長約為10%),而台灣汽車類股的平均本益
比約18倍(但其巿場潛力規模受限),中國汽車類股顯得具吸引力。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