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隨著接受成人大腸內視鏡檢也愈來愈普遍。為能夠清楚地擷取消化道內的影像資料,
避免糞便殘渣影響,確保檢查結果的品質,醫師通常會開清腸用藥以及配合低渣飲食來達到腸道淨空的目的。
然而2003年,Simon Desmeules學者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告
一例71歲腎功能正常女性病人於使用磷酸鈉鹽瀉劑之後造成腎功能急速惡化的臨床及病理變化。
使用磷酸鹽瀉劑之後發生『急性磷酸鹽腎病變』的風險開始被關注。郭綜合醫院透析中心林孟德主任表示,
常見的清腸準備用藥包括,聚乙烯乙二醇為等滲透壓大分子電解質液,是安全和有效的腸道清潔劑,
雖可有效清洗大腸但需飲用大量的液體,但病人常有腹脹以及噁心、嘔吐的副作用。
另一種口服磷酸鈉瀉劑為小體積含有磷酸鈉的高滲透壓溶液,可以用比較小的劑量達到腸道更為乾淨的要求,
而病人也較少有不適的情況發生,因此被普遍使用,受檢者接受度也比較高的。然使用口服磷酸鈉瀉劑後的短期之內,
可發現到血磷、血鈉、血清滲透壓的急速上升,血鈣,血鉀下降但電解值改變現象一般會迅速地恢復。
林孟德建議,高風險患者需謹慎使用口服磷酸鈉瀉劑;使用口服磷酸鈉瀉劑前後應給予足夠的水分,
清腸期間應多補充水份約1500 ~ 2000ml最佳,保持清腸期間體重穩定、勿脫水。若尿液顏色變深表示水分攝取不足,
應多喝水;另外,大腸鏡檢前後必須抽血檢驗腎功能及血清電解質,以求能早期發現異常。
臨床研究顯示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上患者產生急性磷酸鹽腎病變的風險顯著上升,
高風險族群亦需瞭解預防急性磷酸鹽腎病變的方式。都可以減少急性磷酸鹽腎病變的風險。 |

|